每年的诺贝尔科学奖颁发之时,就是新一轮“中国人何时拿诺奖”的讨论之日。我们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与其盼诺奖,不如看看我们的基础研究水平如何?有专家分析认为,如果一国源源不断地拿诺奖,可以肯定,他们的基础研究实力到那儿了,否则,偶尔蹦出个诺奖也不说明什么问题。
说到我国的基础研究,就要从973计划说起了——
973计划的缘起
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人们都熟悉一句话,叫“科技面向经济,经济依靠科技”,其实,那是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几十年科技成果,逐渐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从中关村一条街中走出来的许多响当当的科技企业,他们的技术依托的都是过去几十年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有专家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为“吃老本”时期。
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躺在保险柜里的那些科研成果”的家底在变少,“厚积薄发”后的一轮发展过后,科技界有了“被抽空”的强烈忧虑。基础研究是创新之源,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后期显得尤为突出。于是,国家对基础研究加强了总体布局——在已有的以支持基础研究为目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上,1997年又推出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这一计划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一句话,就是为我国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
综观973计划,十几年来,重点支持了农业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健康科学、材料科学、制造与工程科学、综合交叉科学、重大科学前沿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基础研究。围绕纳米研究、量子调控研究、蛋白质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干细胞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等方向也都实施了重大科学研究。
973计划实施以来,国家财政投入共292亿元,产生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理论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等方面的突破,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推进民生科技奠定了科学基础;在提高石油采收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与控制、钢铁材料高性能设计理论、特高压输电电磁环境研究等方面的前瞻部署,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高温铁基超导材料、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碳纳米管制备等方面取得的重大创新进展,大大提高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基础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
科学研究有着自身的规律。都说基础研究如同大厦的基座、大树的树根,因此,其与应用性研究的显著区别,就在于急不得。它依托宽松的环境,创新的氛围,有时甚至还需要一点点“无心插柳”的运气。但是,只要铆足了一股劲,咬定目标不放松,假以时日,就能够夯实科学研究的基础。
自973计划实施以来,已有近3万名科研人员承担了研究任务,吸引了一大批国内杰出学者和一些海外学者的参与;在973计划的平台上,凝聚和成长起一批又一批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和研究团队,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领军力量。
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在一些研究方向上,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看到了摘得桂冠的希望——
以曹雪涛、舒红兵、田志刚为代表的免疫学研究团队,在干扰素功能调控以及天然免疫耐受机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免疫学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以邓秀新、喻树迅、黄三文、张国范为代表的基因组学研究队伍,先后在柑橘、棉花、马铃薯、番茄以及牡蛎等农产品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系列突破,为快速推进我国从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以郭光灿、潘建伟为代表的量子信息科研团队,在半导体量子芯片、量子隐形传输等方面多项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12年开始,973计划还设立了“青年科学家专题”,大力鼓励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中国人何时拿诺奖”的话题说了许多年,但对于身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们来说,却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从“跟踪到跨越”,他们最能感知在哪些方面产生了这种距离的变化,他们说,只要努力,圆梦就在明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