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两份关于空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健康危害的权威报告发布。
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污染的空气被确认为“一类致癌物”。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举行的“《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科普沙龙”上,环保部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建生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的分类是以强度来分的。一类致癌物意味着有充足证据,即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人体流行病学数据都确证了空气污染是致癌物,“证据最强,应当无可争议”。但目前能看到还是该报告的概要部分,全文尚未公布。
另一份权威报告是《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该报告由50个国家、303个机构、488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其中包括中国专家团队。报告显示,2010年室外空气PM2.5污染居全球20个首要致死风险因子第九位,在我国则为第四,排在“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吸烟”之后,导致了我国120万人死亡、2500万健康寿命年损失。从流行病学来归因,我国有40%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20%的肺癌死亡可归因于大气PM2.5污染。
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当空气污染物浓度过高时,人体会由于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污染物而产生急性健康危害。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会诱发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PM2.5的化学成分众多,除影响空气能见度外,可经呼吸道进入肺部、进入血液,对人体呼吸、心脑血管系统等造成重要影响,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肺病患者对其更为敏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