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高丽梅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3-12-16 15:06:16
选择字号:
骆永明:创建海岸科学 支持沿海发展


 
(科学网 廖洋 高丽梅报道)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综合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努力为我国和地方海岸带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农业生产、减灾防灾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贡献,成为国际知名的海岸带研究机构。
 
日前,《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了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采访了所长骆永明,对这个年轻有活力而又不断取得科研进展的研究机构进行了探访。
 
骆永明介绍,自成立以来,研究所以“认知海岸带规律,支持可持续发展”为使命,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资源环境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经过全所职工的不断努力,研究所不仅初步建立了一套海岸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而且建成了海岸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海岸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骆永明表示,海岸带是地球上水圈、岩土圈、大气圈、生物圈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带,其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已使海岸带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受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海岸带面临开发与保护的巨大挑战。因此,海岸带研究对于关注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区域变化与调控对策具有特定意义。
 
其次,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岸科学需要研究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系统影响的评价和预测,为海岸带的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海岸带是一个多尺度、多过程海陆耦合、动态变化、复杂的人文-环境系统。在这系统中,需要研究和发展海岸带系统变化的监测、观测和预测技术,需要研究与发展海岸带遥感、信息和模型模式计算技术,需要研究和发展海岸带资源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灾害防范、生态修复、综合管理等技术方法,以支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
 
发展海岸科学是研究所的重大使命与任务
 
骆永明指出,为维持海岸带区域的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而就国内来说,虽建有海洋、河口、湿地等研究机构或重点实验室,但缺乏海岸带“陆-海-气-生-人”一体化的系统研究和综合考虑。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开展的科研工作来看,海岸带研究重视全球变化作用下的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强调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注重发展海岸带环境观测与信息技术,并强化多学科交叉与综合。
 
2011年9月,“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国际会议在烟台召开,围绕“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海岸带脆弱性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就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能量流动和生物地球化学、海岸带的脆弱性与政策及治理、典型案例研究和方法应用等4个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这些热点议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海岸带研究的最新趋势。美国有关科研机构预测,未来十年,海岸带水文地质地形-生态系统对自然和人类活动变化的耦合响应、海岸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和水循环与全球变化影响、海岸带观测与监测、海岸信息、海岸管理以及海岸灾害等将成为国际海岸带研究的新动向。
 
据此,骆永明认为,海岸科学是研究海岸带自然属性及功能、陆海相互作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是地球科学、海洋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发展海岸科学,支持沿海发展是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重大使命与任务。
 
明确研究重点 支持沿海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中国科学院统一部署,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瞄准国际海岸科技发展前沿,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凝练科技目标,明确了以“三个重大突破”和“五个重点培育方向”为主体的研究重点,着力解决一批事关国家及地方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科技问题,显著提升海岸科学与技术的持续创新能力。
 
骆永明向记者介绍,“三个重大突破”包括“黄河三角洲陆海界面过程、生态演变与修复技术”、“海岸带环境容量与污染控制技术”、“海岸带耐盐植物产业链构建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
 
“五个重点培育方向”则一是海岸带环境微生物学及应用,开展黄渤海典型海岸带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过程机理及控制因素研究;二是潮间带功能、演变与保护,研究黄渤海典型潮间带动力学、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及长期动态演变规律,阐明潮间带重要生物功能群在维护近海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调控机制;三是海岸带灾害风险与预警,研究环渤海湾溢油、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海冰等典型海岸带灾害风险,建立灾害防范辅助决策与损害评估系统;四是,海水资源的生态安全高值利用技术,研究高效、安全、环保的分离膜材料与技术,提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解决方案,发展海水资源的生态安全高值利用技术途径;五是海岸带陆海信息耦合分析与集成,为海岸带数字化、信息化和可视化发展与综合管理奠定基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