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下,科技资源的无边界流动和重组使全球企业创新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推动了以全球范围协同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标准合作为特征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形成。开放式创新的核心理念在于不再区分创新是来自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是应用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而是着眼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将全球最优质资源纳入自身的创新体系为我所用,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实现创新价值,并获得最大化的可以在全球合作范围内共享的收益。英特尔、宝洁、IBM、苹果、微软、丰田汽车等诸多世界知名公司的成功实践表明,开放式创新能显著降低创新成本、缩短创新周期和提高创新成功率,进而显著提升创新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既缺乏国际维度又缺乏互动,很难突破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因此,只有着力建设开放式创新体系,让国内外的优质创新资源突破以往的组织、区域和国家边界,得到有效的整合和优化,支持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才是加快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正确战略选择。
近年来,我国企业员工的流动性增强,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知识和技术溢出速度的加快,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研发风险的加大,企业利用专业知识壁垒获利难度的加大,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应用的便捷性和传播的全球性等,为我国建立面向全球的开放式创新体系提供了可能。为加快建立我国开放式创新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传媒的宣传,让政府官员、企业家和社会公众正确理解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对全面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府推动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的责任感,凝聚企业家参与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的信心、勇气和智慧,并激发民众对这一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和热情。
第二,研究制定《我国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十年规划》。由发改委牵头,会同科技部、教育部和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发达国家开展开放式创新的现状、成效和问题进行系统调研,结合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研究制定《我国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十年规划》。
第三,建立健全推进开放式创新的政策体系。以制定上述规划的政府部门和专家为核心,研究制定与我国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配套的投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标准化政策和人才开发政策等,并充分征求和吸收各方意见,以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加快我国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人才的培训。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途径,组织相关政府官员和鼓励企业家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开放式创新体系的知识、建设和运行方法。在国内一流高校设置开放式创新的相关专业,加紧培养开放性创新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第五,构建开放式创新的网络平台。一是借助行业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网上技术市场及专业学术团体等载体,搭建国内企业之间、国内企业同跨国企业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和成果交流平台;二是构建能提供各领域创新成果需求和供给信息服务及创新成果交易服务的网络平台,建立技术经纪人队伍,完善技术、专利、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服务于内向型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协同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第六,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开放式创新体系要求企业商业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外部商业渠道的作用。一方面,在产品应用开发阶段,要与供应商、领先用户及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及时获得对企业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反馈,改善企业未来的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有效地引导社会投资支持创新事业,以完善的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模式。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主 题 词:经济 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