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成本下降曲线与水资源重视程度上升曲线有交叉点时,海水淡化才能真的扫清发展障碍。
图片来源:www.kaixian.tv
2011年,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第一期工程日产量为5万吨,目前中国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日产量为10万吨,3年后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日产量将达100万吨。我国海水淡化正面临着规模化的考验。
■本报记者 贺春禄
近日,一则关于北京最快3年后可喝上淡化海水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则来自《京华时报》的报道显示,3年后,位于河北唐山境内的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以下简称曹妃甸项目)日产能可达100万吨,届时淡化后达到自来水标准的渤海海水将源源不断地送到京城。
目前中国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日产量仅为10万吨/日,面对即将到来的百万吨工程,各方是否真的已经作好万全准备?中国海水淡化是否将进入“大跃进”时代?
质量待考验
作为目前在建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曹妃甸项目相关负责人近日对外表示,该工程已经完全掌握大型海水淡化项目的核心技术。
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如曹妃甸项目这种“完全掌握核心技术”的海水淡化项目仅仅是个案。
在2012年4月发布的《“十二五”海水淡化科技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我国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研究不扎实、核心设备开发不够,国内采用的756项与海水淡化相关的专利,中国专利人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占15%。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该《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单位之一。该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文直言,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核心技术基本上国产化率为75%,尚达不到100%。
谭永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海水淡化的核心技术包括低温多效、国产反渗透膜、高压泵、能量回收等。目前低温多效国产化在上海电气已有使用案例;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舟山建设的六横10万吨海水淡化项目中,国产反渗透膜技术也有应用案例。此外,国产高压泵的应用在该项目中也已实现。但在能量回收方面,国产技术尚未成熟。
南京水杯子净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大学副教授董平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我国在反渗透膜与高压泵等核心技术方面已取得突破。如该公司所生产的反渗透膜在实验室小试与中试时效果就不错,高效性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明年便能批量生产。
但江苏风盛海水淡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王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指出,作为一家设备制造商,自己目前选择的反渗透膜、高压泵等关键部件基本源自国外。
“国产产品在可靠性等方面与进口产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近两年国产产品开始在部分企业推广,但也只是处于推广阶段,并没有大规模使用。”王淳说。
一位曾在国华沧电从事海水淡化工作的业内人士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以海水淡化主流的反渗透膜技术为例,其中最重要、更换最频繁的反渗透膜基本都需要进口。
尽管目前中国海水淡化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度提高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最终成品已能达到国际水平。
董平坦承:“由于综合制造工艺、材料等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最终综合制造出的国产产品是否能达标、耐久性如何,现在还不好说。”
环保问题应重视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运作设施位于淡水资源缺乏的以色列,产能为50万吨/日。此外,目前在建的还有沙特60万~70万吨/日的项目。
相比之下,曹妃甸项目建成后无疑将是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与之相比,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最大工程日产能为10万吨。2011年时,曹妃甸项目第一期工程日产淡水仅为5万吨。
要想在3年后实现日产百万吨淡水,其间的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这是中国社会当前的发展特点之一,什么都追求‘大’。其实,建设这种超大项目从技术上而言问题不大,但是环境影响、管道建设等一系列因素都需要缜密研究。”
王淳也认为,涉及如此庞大的项目,对其能源供给和生态环保问题应当予以足够重视。
由于淡化过程与处理浓盐水均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面对全球最大的日产百万吨淡水的庞大项目,能源供应方面必须实现合理的配置。
曹妃甸项目负责人曾表示,会对浓盐水进行再处理。王淳则认为,除处理成本高昂与高耗能外,如何为这么大的项目找到适合的处理方式也是难题。
董平也指出,目前国内海水淡化项目产生的浓盐水,只有少量能真正得到有效综合利用。
当前,国内外对于浓盐水基本采取直接排放的方式,在深加工综合利用方面均没有寻找到最佳模式。
“此外,在该海域抽取如此多的海水会不会也对环境造成影响?这些是否已充分验证?”王淳质疑说。
商业模式不成熟
记者获悉,未来曹妃甸项目淡化海水进京将沿着高速公路管廊单独“走管”到京,输水管线长约270公里。届时,经唐山市、天津市、廊坊市到北京市沿途地下将有三根管道,实现“两用一备”。
“管道进京,建设费用究竟是政府掏钱还是企业行为?这些都避而不谈。”王淳说。
目前,中国海水淡化能够并网进户的项目非常少,仅有青岛百发集团等少量项目已经实现进户,而要靠企业自掏腰包进行管道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因为企业根本无法盈利,只能依靠政府大力补贴。我估计,曹妃甸项目在管道铺设等方面肯定是获得了政府的资金。”王淳表示。
在未并网前,我国海水淡化成本约为5元/立方米左右,并网后的价格更是远高于一般的城市居民水价,如目前天津海水淡化价格为8.15元/立方米。如果政府不给予补贴,很难有推广和使用的市场。
在董平看来,这种补贴模式是不成熟,也不可持续的,长期依靠补贴而如今苦苦挣扎的光伏行业就是前车之鉴,“淡水生产得越多,国家就补助得越多”。
说到底,政府的鼓励和引导只是一种培育市场的过渡手段,但如果将此作为企业商业模式则很难持久,也无法带来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利润。
王淳说:“曹妃甸项目只是‘样板工程’,旁人根本无法效仿,因为这已不仅仅是技术和资金层面的问题。政府应该出台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细则支持民间资本对海水淡化的投资。”
他认为,今后中国海水淡化的成熟企业模式,必须兼顾“政府合理补贴、企业可以盈利、居民没有怨言、环境可以承担”等各方面。
对于海水淡化今后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随着成本下降和人们对淡水资源重视度的提高,海水淡化才能真正被国人渐渐接受。
“只有当成本下降曲线与水资源重视程度上升曲线有交叉点时,海水淡化才能真的扫清发展障碍。目前的市场并不成熟。”王淳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3-27 第2版 技术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