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晓倩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3-28 8:31:25
选择字号:
师胡浩:两个“轮子”推探月工程上天
 
■本报记者 刘晓倩
 
探月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领域极具挑战性、创新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活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自首个探月工程“嫦娥工程”启动以来,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了诸多成绩。
 
“对于探月工程,大家都关心什么时候能上去、怎么上去。其实,上去之后,我们能得到什么更加关键。”我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胡浩日前在京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月球体现了我们的航天能力,上月球之后我们还要在科学上有所发现和认识。这两件事情结合得非常紧密,是我们探月工程的一大特点。”
 
月球是从哪里来的?对地球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月球最早是地球的一部分还是天外飞来?月球上有没有水,还有没有利用价值?月球的能源与资源是否能对地球的发展提供帮助……
 
胡浩表示,探月工程的实质是要分析这些问题。在科学上的认知,决定着我们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嫦娥一号获得了月球全球的图片,嫦娥二号获得的图片更加清晰,弥补了很多国外探测的空白。激光测距仪测到的月球高度和形成的数据结果,为进一步认识月球提供了很重要的数据源。“我们的工作就是负责把这些数据拿回来,给科学家们使用。”
 
他告诉记者,为了解月球的结构,月壤的组成,月球上的环境特点、地形地貌以及月球具体部位的细节等,他们在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上安放了月球车和探测设备。“这些设备都是根据科学家们感兴趣的目标安排的,技术和应用结合得非常紧密。”
 
胡浩表示,探月工程是用两个“轮子”推上天的工程。一个“轮子”是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另一个“轮子”是科学需求发展的需要。探月工程起初就设置了科学的目标和任务,在开始项目论证时,就把科学上需要做什么当成重要的目标去实现。
 
“在高技术的平台上实现新的认识和发现,为科学的认知提供条件、创造基础。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这支队伍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胡浩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3-28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