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14 10:07:27
选择字号:
神舟十号发射现场侧记:再出发


 
航天员出征仪式前军乐队排练
 


航天员出征仪式前小学生翘首以盼
 


航天城居民赶集看发射
 

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三名工作人员目送火箭升空
 
甘晓摄
 
■本报记者 甘晓
 
6月11日,夏日的戈壁滩骄阳似火。傍晚,东风航天城内一如平常,广场上大人们跳着集体舞,小孩们欢快地嬉戏。
 
不远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5、4、3、2、1、点火!”时针指向17点37分59秒,零号指挥员的话音刚落,巨大的轰鸣声响起,长征二号F遥10火箭在橘黄色的火焰推动下缓缓升起。记者身处发射塔不远处,感到燃料引起的气浪、火箭撕裂空气的声音和大地传来的震撼同时袭来。
 
几十秒后,火箭钻进蓝天,只留下橘黄色的火焰。这时,身后的大楼响起一片掌声。
 
神舟飞船的第十次出发、载人飞行的第五次出发,显得平静而有序。
 
三个小时前,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外的圆梦园广场热闹非凡,我国载人航天首次应用性飞行的出征,从这里开始。
 
短暂的等待后,问天阁南侧的一道小门缓缓打开,三名身穿航天服的航天员走了出来,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依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49岁的聂海胜第二次来到这里,他曾与费俊龙一起成功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此次任务中,他将担任指令长,并负责手控交会对接操作。
 
同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的张晓光历经15年的不懈坚持,飞天梦想终于实现。15天的太空生活,他将协助交会对接,并担任太空授课的摄影师,把宇宙图像传回地面。
 
我国首位“80后”航天员王亚平一亮相,就被网友评为“全宇宙最美”的航天员。她曾作为飞行员参与过汶川地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人工降雨等工作,此次任务将在天宫一号中对全国的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这时,三个人并排站在一起,记者席上快门声频繁地响起。“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张晓光!”“航天员王亚平!”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命令。
 
“是!”
 
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标准的军礼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
 
这个场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陌生。正如问天阁张贴的系列巨幅照片所叙述的那样:2003年杨利伟从这里出发,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从这里出发,2008年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从这里出发,2012年景海鹏、刘旺、刘洋从这里出发!
 
今天,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的再出发,步伐更加从容,笑容更加平静,心态更加自信。
 
在这从容、平静与自信背后,则是我国航天实力的日益强大。历经“神五”飞天、“神六”多人多天飞行、“神七”出舱活动、“神八”自动交会对接、“神九”手控交会对接之后,中国载人航天已经有足够的信心完成这次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应用性飞行。
 
彼时,神舟十号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10运载火箭,正在静静地等待着它的三名乘客。
 
一个多月前,飞船和火箭先后到达酒泉卫星中心发射场,并进行垂直转运,早已整装待发。
 
科技人员中流传着一句话:“成功不等于成熟,成熟不等于可靠。”神舟飞船和长征火箭再出发,系统工作则重在严把质量关。经过神舟八号和九号飞行任务的考核和验证,飞船和火箭的功能都更加完善、完备,性能更加稳定,可靠性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技术状态基本固化。
 
17点50分,起飞约600秒,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东风指控中心大厅内,张又侠宣布: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大漠深处的掌声和欢呼声里带着期待,完美的太空生活将在未来15天里展开。
 
《中国科学报》 (2013-06-12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