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洞遗址航拍照片(本文图片由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老虎洞遗址出土的文物(本文图片由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7月30日宣布,杭州萧山老虎洞遗址发现了大量形制独特的土坑墓、多处房址和灰坑等遗迹。考古报告认为,该发现不仅填补了杭州地区商周聚落考古的空白,也为深入研究浙江乃至南方地区商周时期的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为研究当时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直接证据。
老虎洞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老虎洞村北部。从今年3月21日起,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萧山博物馆的考古人员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考古挖掘,发掘面积达1300平方米。
据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室主任杨金东介绍,老虎洞遗址的土层一共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和第二层为近现代堆积层,第三层为商周时期堆积层,第四层则为良渚文化堆积层。这次考古最有价值的发现就在商周堆积层。考古人员在这一层发现了由柱洞群构成的房址和大量灰坑。柱洞是古人用来造房子的,先打一个洞,然后把柱子打到洞里。柱洞群有8组,绝大多数都是直立柱洞。考古专家认为,一般柱洞成群的地方都是曾经的居住密集区,且有居民的地方就会有灰坑。老虎洞遗址发现了30个灰坑,形状有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等。考古人员由此推断,这些柱洞与灰坑应该与居住遗址有关。
“老虎洞遗址堆积主体中的包含物的最早年代为商代,居址的始建年代应为西周晚期,春秋时期是其主要使用年代,遗址于战国初期废弃。在浙江,商周时期遗址的发掘十分少见。”杨金东告诉记者,发掘结果表明这是一处结构明确的聚落遗址。大量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发现对越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在墓葬发掘方面,此次考古发掘还清理了战国至明代的墓葬34座,其中土坑墓9座,砖室墓25座。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组合,初步判断土坑墓的年代为战国、西汉和东汉初,砖室墓的年代为东汉、六朝、唐五代、宋代和明清。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由长方形墓室和排水沟组成的墓葬类型。考古专家介绍说,该类型墓年代为西汉,形制独特,是浙江地区的首次发现,全国也未见类似的报道。它的发现丰富了汉墓的类型,为研究汉代的葬俗提供了新的线索。
另据了解,考古人员在遗址一号墓出土的铭文砖上还发现了“会稽永兴”等字眼,它首次通过实物形式证实了萧山地名的变迁,是目前获知的萧山在三国时期改名为永兴的最早实物证据。
“我们在铭文砖上发现了‘某某乡某某里某某人’的落款。”杨金东解释道,“乡”“里”等区划字眼不仅为研究六朝时期的乡里制度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丰富了萧山的地方文化内涵。他说:“老虎洞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商周时期考古的大门,对深入开展历史时期考古工作提供了众多极为重要的线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