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学生正在参加秋收。
■本报通讯员 陈胜伟
“华实园里的番薯们今天特别兴奋,今天终于可以透过黑色土壤,看外面偌大的世界了;浙江农林大学的同学们,今天也特别兴奋,因为参加挖番薯比赛还有奖金拿。同学们握着宁静而瘦长的镰刀,一捆捆水稻躺在田埂的枕头上,望着秋日高高的天空。那情景仿佛是梵高笔下的油画……”刚刚参加完秋收庆典,浙江农林大学通讯社的学生记者吕成,就迫不及待地写下了自己第一次参加校园秋收劳动的体会。
从10月底开始,一系列以秋收为主题的校园劳动,在浙江农林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农作园、校园边的平山农场进行着。1000多名学生分别扛着锄头、挥着镰刀、提着篮子,参加了挖番薯大赛,收割水稻,采收大豆、玉米等活动,在劳动中传承农耕文化,体味收获的幸福。
“薯不胜薯”
得知学校组织“薯不胜薯”挖番薯比赛,大一学生金取十分兴奋:“真没有想到,在学校还能自己挖番薯,而且还是与最爱的朋友们。”金取来得比较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热情。在“一片狼藉”的田地上,他和伙伴们说干就干。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刨到了最大个的‘薯坚强’,而是第一个绝小的紫薯。在我们东刨西刨一无所获时,它就像一个埋在地底透出一丝丝光亮的小太阳,让人无比激动。” 金取说。
大一学生孔斯敏虽然年年都经历收获的季节,但是从没看过人们在田野中收割的热闹情景。这个第一次用锄头的女生,深刻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拿起自己挖出来的番薯,我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本科生叶思琪。第一次在田地间分辨番薯田,无奈农作经验太缺乏,明明她看见了一个紫色的圆圆头,用木棍捅了许久,土块碎落满坑,却不见这“小坏东西”有任何松动,“我这才知道泥土可以这么厚实”。
俞丹锋虽然学的是农学专业,但是他从小到大都没有干过农活,然而,他用起锄头却有模有样:“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作为农业学专业的大学生,从事基本的农业劳动其实也是我们的必修课,通过参加耕种不仅可以学习到农业耕种的基本技能,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农业的感情,以及对整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
“穗垂知收获”
在校园边上的平山农场里,该校200多名学生积极参加“穗垂知收获”水稻收割体验活动。不到一亩的地里聚集了近百名学生抢着收割水稻,轮流使用打稻机。在这里,学生们有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作生活的机会。通过现场实践,师生们将栽培学、农作学、园艺设施学等课程开设于田间。
“割稻一定要一步到位,握镰刀的手位置要高一些,一定要握紧,这样才不会割到自己的手。”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教师朱军看着不少学生不会割稻,就在现场手把手教起学生使用镰刀安全割稻。
在现场,还有教师指导大家使用打稻机打稻。学生们抱着一捆捆稻子在排队,等着使用打稻机;看着水稻放入脚踏打稻机,饱满的稻穗一粒粒蹦跳,慢慢堆成了小山,学生们都兴奋不已。一位有农作经验的学生也在现场指导同学们:“使用打稻机并不是越有劲越好,最关键的是有节奏。脚踩的力道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一定要匀速,这样才能既轻松又高效地打下稻谷。”
听了老师和同学的指点,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城里姑娘周旭云也麻利地割起了水稻,并学会了怎样使用打稻机,如何轻松地打下稻谷。周旭云说:“‘锄禾日当午’谁都会背,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不只没有亲身参与秋收,甚至很多人连看都没看过。”虽然她的手臂被稻草割了条口子,但是看着打下来的一堆谷子,周旭云“比考试考了满分还高兴”。
“教育不能是空心的”
除了挖番薯、割水稻,今年秋天,浙江农林大学还组织了采收大豆、玉米,播种土豆、油菜等劳动,这也是浙江农林大学办学50多年来的传统。作为成立于1958年的农林类高校,浙江农林大学从建校第一天开始,就将劳动课设置为该校学生的必修课。该校老校区的不少老房子、运动场,也都是当时学生参与建设的。
这个学期初,浙江农林大学重新开始要求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此前,虽然没有设置专门劳动课学分,但是组织学生参加拔草、采茶等各种劳动,却一直是该校对学生的要求。学校还聘请了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施肥、翻整、起垄等劳动生产,同时选育了各种果蔬的小苗,分配给学生耕种。
为了增强学生参与劳动的意识,学校还在学生寝室里张贴了二十四节气图、在活动中心开设了农耕文化展,并将化石树作为代表性地标,屹立在学校最中心的位置,为学生营造了参与劳动、感恩自然的氛围。
“秋收劳作可以生活化,也可以学习化,这是一种实践,倡导的是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杰说,“教育不能是空心的。劳作课就是想让大学生们在大自然里找到乐趣,找到生活态度……”
《中国科学报》 (2014-11-13 第8版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