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1/17 17:31:42
选择字号:
赵春华:干细胞研究守护者

 

赵春华

“科学只承认第一,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创新,跟着别人跑、走老路注定是没有出路的。”

■本报见习记者 王珊

在学生的眼中,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赵春华很少提科学以外的事情。

“他永远是在看学术期刊,跟你聊学术。”目前已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教授的韩钦是赵春华的学生,两人已经在一起工作10余年,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们聊明星八卦时,赵老师总是一脸茫然,很多人开玩笑说他是嫁给干细胞了。”

外出作学术报告,赵春华会尽可能多地将时间留给提问环节,因为他觉得学术交流的机会对每个听众都很难得;他不开车,最喜爱的交通工具是地铁,不会堵车,还可以在途中翻翻书,思考下问题。

事实上,赵春华也曾有许多兴趣爱好,游泳、打球、唱歌,但是这一切在他回国以后都变了。

“我想把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赵春华的研究领域是干细胞生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从1999年回国开始,他便把一整颗心放在了干细胞学科发展及临床转化产业化之路的推进上。他被业界称为“干细胞研究的守护者”。

寻找原始干细胞亚群

赵春华是军人出身。

在部队的时候,赵春华总是喜欢站在队伍的最前列,做个排头兵。“站在前面,就要按照最高的要求来做事,容不得马虎和凑合。”赵春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如是说。

也许是习惯所成,在科研上,赵春华也一直勇当“排头兵”。“科学只承认第一,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创新,跟着别人跑、走老路注定是没有出路的。”

1999年回国之前,赵春华已经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全美首家干细胞研究所担任正式教职。从待遇和科研条件上来说,这是一个让人艳羡的工作。

每个研究都有既定的研究对象,人体细胞是干细胞研究的原材料。在美国,由于社会伦理、宗教信仰等原因,人体胚胎原代干细胞很难获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仅是在实验室开展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话,很难突破异体排异和肿瘤化倾向等技术难题,过渡到临床更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更好地找到临床重大疾病治疗需求的多能干细胞,以开展基础理论探索研究,赵春华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开始从各种成体胚胎组织中寻找原始干细胞亚群。

“中国成体干细胞基础研究及在临床上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赵春华相信,中国的干细胞研究将会有跨越式的发展。

不过,在当时的中国,干细胞还是一个非常新的科学概念,干细胞探索研究的难度显而易见。

为了推进干细胞研究工作的进行,200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赵春华出任主任。

这一年,他领导团队找到了具有多潜能的干细胞并发现其具有重要免疫调节功能,且对成体多能干细胞的生物学及药学特性有了全面认知,突破了核心技术并获得中试产品。这标志着我国人体干细胞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成果总是来之不易的。中心成立前期,正逢非典。街道空旷、店铺关门、市场静寂,所有的人都恐惧地待在家里闭门不出。而此时,却有一个人,来回奔走于京津的列车上。这个人就是赵春华。

在他看来,将细胞学、工程学、材料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带头人集合起来,成立干细胞的专门研究机构,迫在眉睫。

“有多学科的交叉合作,才能把干细胞新药研发推进深入。”赵春华说,“我那时也是有安全意识的,将火车上的窗户全都打开了。”回想起当时,他像讲述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赵春华将自己的这股拼劲,归为“协和精神”。一直以来,协和以“严谨、求精、勤奋、奉献”为世人所知。赵春华说,作为协和人,理应如此。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春华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亚全能干细胞学说”概念,分别从理论和实验角度证实了胚胎发育后成体组织中依然存留有亚全能干细胞,并系统阐明了亚全能干细胞三胚层分化潜能和等级结构性。

赵春华发现的这种细胞具有理想的再生优势,能够重建接受者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功能。而这为恶性血液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功能衰竭多种严重疾病的治疗拓展了新的治疗途径。

也正因为这件事,当他在苏格兰参加了国际实验血液大会时,会场内外的欧美学者纷纷向他表达了合作意向。

经过多年干细胞研究,赵春华一直有一个心愿:他希望进行干细胞药物的研究,使得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有需要的人受惠。而在当时,国际上对干细胞药物的概念还多有争议。

“既然能够利用干细胞治疗,我们就在想如何将其做成药物。”赵春华告诉记者。带着这个想法,赵春华带着他的学生再次成为“吃螃蟹”的人。

药物研发严谨而枯燥。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是衡量药品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一遍遍的重复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学生来说,试验能否出结果,对其积极性影响很大。但科学往往是很有意思却又时而让人沮丧的东西。一开始,他们遇到了各种不顺,试验结果总是不理想。

这个时候,赵春华一方面要对试验进行总结,一方面又要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回想当初,赵春华的学生感慨道:“其实老师的压力才是最大的。”

“做实验没有准点,为了方便工作,赵老师就与学生同住单位的五人间宿舍,一住就是好几年。”中心助理研究员王世华说,每当一个试验拿到结果,学生都会很兴奋地跑过去告诉赵春华,第一时间与其商讨和分享结果。

终于,在团队努力下,国内第一个干细胞新药“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正式研发问世。

不过,新的问题再次出现了。药物从研发到真正应用于治疗需经历必要的临床试验和行政审批过程,但药监局从未批准过干细胞类的药物产品。针对干细胞这一全新的药品类别,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以下简称中检所)也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一套全新的有关干细胞药品的标准亟须建立。

在当时的组织工程再生医学领域,干细胞产品标准的制定又是国际竞争焦点。无奈之下,赵春华又带领课题组和中检所一起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而除此之外,课题组的成员还要制定相应的检测指标。

终于,在2003年,课题组和中检所共同制订出《间充质干细胞制造及检定规程》,这是中国第一个干细胞药物制剂的制备和检定规程。

2004年12月,赵春华等人拿到了“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的新药临床批件,科技部、卫生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一重大消息,标志着我国成体干细胞基础及新药研究处于国际领先。

干细胞前沿创新产业

作为一名学者,赵春华深知:一项创新的理论或技术只有被全社会所认知,才有可能得到应用;也只有在得到广泛应用之后,才能有机会显现出其内在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正是因为这样,在科研上的初步成功并没有让他变得保守,赵春华开始致力于干细胞研究理论和技术的推广与交流工作,推进干细胞产业的进展。

发明体外规模化制备、诱导分化等系列核心转化技术,2004年获国内首个干细胞发明专利,建立了人间充质干细胞由静息态向激活态诱导分化研究模式……在干细胞研究探索的道路上,赵春华一直在前进。

2006年4月21日,“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Ⅱ期临床试验批件。随后,临床试验还在科技部“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重点项目支持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解放军307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一附院等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完成了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

2009年,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邀请和扶持下,赵春华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专业从事干细胞技术产业化研发基地,并建成了符合GMP标准干细胞新药的生产车间及标准化制品公共储存库。

在当时的业界看来,干细胞的产业化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一帆风顺。

尽管干细胞产品展现了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行业内缺乏相关规范和操作标准,以及伦理指导原则和临床准入标准;伴随着对干细胞产品需求大火一把的还有干细胞产业萌发之初的乱象。遍地开花的干细胞治疗,使得不可知的风险也在逐渐积累。

在搜索引擎中键入“干细胞治疗”,可以得到数千万条搜索结果,其中不乏有机构声称,可以通过干细胞治疗脑瘫、脊髓损伤、帕金森氏症、自闭症等世界级疑难杂症。

为此,针对国内愈演愈烈的干细胞乱象,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停止没有经过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等活动,停止所有的新项目审批。

“我们找到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干细胞,解决了干细胞临床转化难题,制订出符合新药规范的干细胞制剂和治疗临床方案,却遭遇了叫停。”赵春华很无奈。

尽管如此,赵春华并没有气馁。这些年来,赵春华等人一直在等待将干细胞推向产业化正轨的机会。五六年以来,他一直在为中国干细胞产业化到来而努力。

对于干细胞的发展,赵春华依然充满了期待。在他看来,中国的干细胞产业要发展,一方面要克服目前“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问题”,一方面要在国家即将出台干细胞指导原则和规范框架下,充分发挥干细胞专委会作用,积极配合与参与国家药监总局新药评审和指导职能,加速新药研发及审批。

除此之外,为干细胞发展提供一个创新的窗口和舞台,也是赵春华所期望的。“比如在国家层面选建一个国际干细胞医学领域临床转化先行区,该有的平台和技术全部试运行,就像一个小的试点单位一样,引导干细胞产业健康发展。”赵春华说。

《中国科学报》 (2014-11-14 第9版 人物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