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碧辉 来源:钱江晚报 发布时间:2014-2-18 14:46:51
选择字号:
评论:科研腐败根子在权力缺乏制约
 
2月14日,广东省纪委通报,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可炜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继去年7月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后,广东科技行政系统又一名落马的厅级官员。至此,广东省科技厅正副厅长双双落马,而据昨天《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去年的广东科技系统腐败窝案波及者已逾50人。
 
听到这消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反腐力度之大,一把手二把手都落马了,顺藤摸瓜,腐败官员连锅端起;忧的是科技界的腐败都如此触目惊心,都不再是一块净土。总的来说,忧大于喜。
 
将科技厅的官员归入科技界,可能未必恰当,毕竟科技人员冲在科研的第一线,科技厅的官员只是负责管理、服务,是为二线。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恰恰是一线需要仰二线之鼻息。因为种种项目的审批权力掌握在科技厅的官员手里。科研腐败从表现形式上看,是项目腐败、课题腐败。有的通过所谓科技项目骗取政府部门的补贴,有的通过课题申报来获得课题经费进而中保私囊。在广东科技系统腐败窝案中,大学教授、科技企业纷纷为申报科研项目行贿相关官员,所为者何?还不是他们手里握着的审批权力。这个项目申报成功了,那么巨额的补贴、大量的经费也就到手了,至于课题最后搞成什么样,则没有人关心。
 
所以科研腐败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权力腐败。在审批环节产生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在权力没有得到充分制约的情况下,寻租行为的发生是大概率事件。哪怕你不去主动寻租,也会成为被公关的对象。为什么在一些大学里,认认真真搞科研的不受待见,能和官员拉关系搞项目的反倒大受欢迎?这种角色的错位说明了在行政权力的支配下,大量的科研资源、科研经费并没有用在刀刃上,而是在蛇鼠一窝、勾肩搭背的情形下被滥用、被浪费、被瓜分。这些年,这方面的案例还少吗?这样的情形发生在科研领域尤其可悲。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是在一些官员眼里,他们手中的权力才是第一生产力,才是能源源不断生产出“财富”的源泉。对权力过度崇拜的结果,就是对真正的科研的漠视和不尊重。
 
去年10月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有关科研经费被滥用等科技界存在的问题,当时正是广东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落马被查处的时期,万钢表达他的心情是“愤怒、痛心、错愕”。
 
怎么让万部长不再错愕?要理顺整个科研体制、学术体制,更重要的是把权力关进笼子,约束好那只不安分的权力之手。从正副厅长到基层官员一一落马,广东科技系统的腐败窝案说明了内部监督是多么地不靠谱。需要审计部门的监督,更需要社会的监督。既然是纳税人的钱,那就让纳税人看个清楚、监督个明白。项目给了谁,是怎么评的,最后产生了什么样的成果,透明的程度越高,腐败的空间才会越小。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