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鑫 王泽锋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3-25 8:18:34
选择字号:
潘卫庆团队筛选出血吸虫病敏感诊断分子
诊断敏感性比传统方法提高6倍
 
本报讯(通讯员肖鑫、王泽锋 记者黄辛)近日,第二军医大学热卫系教授潘卫庆团队在血吸虫病诊治技术研究方面获重大突破,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柳叶刀—传染病》。
 
据介绍,血吸虫病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热带传染病,但目前一些疫区仍呈现出血吸虫病疫情扩散蔓延或卷土重来趋势,血吸虫病再次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潘卫庆团队从全基因组水平筛选出血吸虫病诊断的标识分子,并建立融合分泌蛋白高通量筛选的技术平台,再从基因组范围大规模筛查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从200多个血吸虫分泌蛋白中鉴定出一个具有诊断价值的标识分子(即SjSP-13),研究显示该诊断分子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团队对SjSP-13诊断分子进行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现场验证,表明其诊断敏感性比传统方法提高了6倍。
 
潘卫庆表示,由于目前血吸虫病流行特点是以低度感染为主,诊断低度感染者需要高敏感度的技术,因此SjSP-13诊断分子的发现解决了现有诊断技术敏感性不足这一根本问题。该分子的应用,必将为血吸虫病总体防控策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控乃至消除将产生积极影响。
 
《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专门为该成果配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克莱夫·席夫的评论:该研究团队从全基因组范围筛选出敏感的诊断分子,将极大改进血吸虫检测技术,从而为全球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认为:“这项研究围绕我国当前血吸虫病从控制走向消除这一需求,对血吸虫病筛查正确率和监测敏感性的提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是依靠科学研究解决防治中关键技术问题的一个典范。”
 
《中国科学报》 (2014-03-25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秦岭发现大型真菌新物种 迄今最大猪笼草之一现身婆罗洲
地球多了个临时的迷你月球 卫星十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将开展技术试验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