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高巍巍 记者 张行勇
“在西电学习了三年,回过头来看,最不舍的还是这里的老师和一直影响我去努力的浓浓的团队文化氛围。”
近日,苏雷曼(Souleymane Balla-Arabé)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谈起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留学生活,一脸兴奋的他感触良多。苏雷曼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招收的首名全英文授课留学博士生。
从实施双优战略扩大办学规模,到探索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再到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近年来,西电国际教育学院一直注重发挥苏雷曼口中的“文化”牵引作用,相继打出了一副卓有成效的“文化牌”。
西电国际教育学院近年来以“彰显特色、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打造品牌”为指导方针,在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逐渐提升培养层次,吸引了一大批外国留学生来西电攻读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2013年,西电各类来华留学生突破500人;其中,学历生177名,预科及语言生60名,学历生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4.7%。
助力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在接受采访时,苏雷曼对自己的导师、校长助理高新波教授教给他的一句话——“如果想在学术上走得快,就一个人单飞;如果想走得远,就得融进一个团队”印象很深。
苏雷曼在博士期间发表了11篇论文,获得了联合国专项奖学金。他对自己能够以这样的成绩完成学业感到既兴奋又惊讶。“我的导师就像父亲和朋友一样关心和鼓励我,也非常注重对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我们的团队里,大家就跟兄弟一样。”他说。
高新波说:“当留学生招生规模上升到一定层次,面对可能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我们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地从推进文化理解和融合的角度开展工作,帮助他们融入团队,这样也有利于促进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和思想碰撞,同时有益于加快学校整体的国际化办学的步伐。”
为了让留学生更快地适应在西电的学习生活,融入团队,西电国际教育学院不仅在留学生专业学习和科研指导方面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学院也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快速融入新集体。
“老师对我们的关怀很细致,现在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撒布琳娜说。
撒布琳娜是2013年新入学的尼泊尔籍学生。刚进校时,她对周围的一切都不适应。为了帮助她尽快适应新环境、摆脱孤独感,负责他们年级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席红梅,每天一大早就带着他们打太极拳,隔三差五地带他们包饺子、做中国菜,不定期地带他们到兄弟学校参加联谊活动。
推动留学生趋同化管理
自认为最差的、来自美国的语言生弗雷德,在老师们不厌其烦的指导下,渐渐喜欢上了西电的一切,与老师成了好朋友。
来自也门的本科三年级留学生萨米回想起前不久举行的“留学生文化夜”上,对自己身着民族服装的精彩表现还是兴奋不已。“来这里学习三年,‘文化长廊’‘留学生文化之夜’‘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学校给我们创造了很多交流的机会。”萨米说,这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民族文化的机会,同时也增进了他们和中国同学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实现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是当前国内高校在留学生培养方面面临的共性问题。我们目前所做的大量工作,都是围绕这一目标推进,这也有助于推动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有助于扩大西电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西电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晖说。
西电国际教育学院负责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教师张乐平介绍,学院每个月都会制定留学生心理辅导计划,几乎每天都要与他们谈心交流,并定期对校外住宿留学生进行家访。与此同时,学院还会专门把这些交谈的过程通过影像的形式保存下来,以便于为留学生们建立成长记录。
“留学生来到西电求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问题,通过与他们反复深入的交流,举办各种各样的人文活动,让他们真正觉得西电就是他们的家,对于帮助他们解决这样的问题,增强文化认同感,尽早融入到西电的生活中,会有一定帮助。”张乐平说。
据了解,国际教育学院还专门面向留学生开设了中国文化系列课程,向留学生讲授中国书法、武术、民族音乐、剪纸等知识,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相关专题讲座、学术论坛,并定期开展汉语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留学生汉语学习成果展等活动。
协同文化促进培养模式创新
西电国际教育学院不仅在留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注重文化氛围的培育,在与行业优势企业合作开展留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也牢牢把握协同文化作用的发挥。
据李晖介绍,学校坚持实施“双优”战略,利用电子信息的学科优势,结合电子信息行业的优势企业,通过与这些企业合作扩大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改革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模式。目前,学校已与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中兴通讯等IT行业优势企业签订了来华留学生联合培养协议,建立了“西电—中电联合培养基地”、“西电—中兴留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并先后成功举办五期电子信息领域海外高级研修班。同时吸引合作企业设立企业奖学金,用于150多名多语种专业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进修生培养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在校企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会根据企业的反馈,及时调整和丰富课程体系,同时由企业和学校导师联合设计题目,指导完成实习过程。
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校校协同,共建全英文授课品牌课程共享平台。目前已联合校出版社、AT0086在华网,启动了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子线路等10门理论课程以及通信系统实验、控制系统实验等2门实践课程的全英文教材建设和一体化全英文授课品牌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
高新波认为,“双优”战略的实施,本身就是协同文化的生动体现,要将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和学校的优势学科有效结合,发挥出“1+1大于2”的作用,不仅需要校企双方增进理解,更需要这种协同文化来指导和引领。
“与综合性高校相比,像我们西电这样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推进国际化办学方面,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行业需求和兴奋点,寻求灵活的、深层次的合作,打好符合自身特点的‘文化牌’很关键。”高新波说。
《中国科学报》 (2014-04-17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