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5-7 8:48:03
选择字号:
汪懋华院士:大数据要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

 
汪懋华
 
■本报记者 彭科峰
 
大数据的发展日新月异,并且已经深入到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个行业。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在“科学数据大会”上表示,大数据农业应用研究,应当为新型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汪懋华说,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因此,要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当前,农业物联网应用研究快速发展。快速、低成本、可靠感知过程信息是物联网农业应用的基础。一批关键农业信息感知技术和新兴产业培育问题,期待着科技突破。”汪懋华说,“2004 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全面深化改革中,进一步突出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
 
汪懋华还认为,应当加强农业大数据应用研究。农业大数据是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实践。农业大数据涉及到水、土、光、热、气候资源,作物育种、种植、施肥、植保、过程管理、收获、加工、存储、机械化等各环节,多类型复杂数据采集、挖掘、处理、分析与应用等问题。
 
“农业大数据由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构成,随着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和物联网的应用,非结构化数据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其数量将大大超过结构化数据。”汪懋华说。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农业大数据类别复杂。从领域来看,以农业领域为核心(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养殖业、产品加工业等子行业),逐步拓展到相关上、下游产业(饲料、化肥、农药、农机,仓贮、屠宰业,肉类加工业等),并需整合宏观经济背景数据,包括统计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生产数据、气象、灾害数据等;从地域来看,以国内区域数据为核心,借鉴国际农业数据作为有效参考;不仅包括全国层面数据,还应涵盖省市数据,甚至地市级数据,为区域农业发展研究提供基础;从广度来看,不仅包括统计数据,还包括涉农经济主体基本信息、投资信息、股东信息、专利信息、进出口信息、招聘信息、媒体信息、地理空间坐标信息等;从专业性来看,应分步构建农业领域的专业数据资源,进而应逐步有序规划专业的子领域数据资源。
 
但汪懋华表示,目前大数据研究普遍存在着“只有数据、没有利用”的问题,导致搜集数据、存储数据付出的成本被浪费,据报道,通过卫星RS获得的影像数据中,目前得到应用的不到5%。“多半数企业不知如何从数据中获得价值,因此这个问题急需解决。”
 
农业是生命之源、发展之基。农业资源、环境、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都时刻面临着不断产生的大批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获取、挖掘、存贮、处理与智慧应用的问题。
 
汪懋华说:“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将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农业提供重要科学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报》 (2014-05-0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