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耗散的系统,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陆地圈和冰雪圈等五大圈层组成。驱动大气运动的能量约三分之一直接来自太阳,三分之二来自于地球表面的能量交换。因此,多学科交叉研究是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和环境问题研究的必然途径。比如,公众对霾天气高度关注。霾天气绝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是与全球气候变化存在紧密关联。在研究中,环境科学和气候科学交织在一起。
受学科发展水平制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外在进行气候预测时存在一个局限:把气候系统看成是气候自身,仅仅依据气象要素自身的变化进行短期气候预测,比如前苏联的自然天气周期和韵律、美国的平均天气图方法、我国学者提出的相似性和最大最小可能性等。实际上,大气环流本身的记忆很短(小于10天)。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研究没有找到核心问题。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际科学界气候研究者经过多年经验积累,认识到气候系统是由五大圈层构成的,驱动大气运动的能量约三分之二来自地球表面。由此,有关五大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提到日程上来。国际气候系统研究非常活跃。国际科学界四大科学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和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相继于1980年、1986年、1991年和1996年发展起来。
但是,中国在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上仍然存在差距。究其原因,要追溯到核心价值观,即我们受小作坊思维意识限制很强。在中国古代,从老子到孔子,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可是在实际研究中,传统的小农体制思维非常容易导致小作坊生产,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许多单位只看到自身的利益,只着眼于本单位的政绩,这样很容易吃大亏,不利于组织起大工业式生产。这种小农意识文化思维制约了跨学科交流。尽管我国研究者也参与了四大科学计划,但显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的小作坊式研究在国际上很容易吃大亏。
现在我国科学界也意识到这方面问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提出,中国要在21世纪实现地学大国到地学强国的转变。这就需要打破“坛坛罐罐”,搞大学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CNC-IUGG)为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展了大量工作,借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和欧洲地球物理联合会的成功经验,一直在推动我国举办类似的大会。经过多方努力,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定于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我们致力于将这个大会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地球系统科学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促进CNC-IUGG的发展以及结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联盟”发起的“未来地球”计划,促进四大科学计划中国委员会科学家共同参与,同时为中国地球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与国际相关领域顶尖科研人员交流合作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国雄(记者赵晓妮 整理)(原标题:科学院院士: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气候变化研究必然途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