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晓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5-29 10:16:34
选择字号:
卢晓东:现代教育体系下能否“因材施教”

 

■卢晓东

因材施教是一条古老的教学原则。在古代、例如孔子时代,一个学生一生可能只有一名老师。那时,知识的数量很少,职业也很少。在古代特殊的情况下,因材施教也许是有效的。但从逻辑层面分析,这一教学原则仍存在一些局限。以孔子为例。

第一,孔子对其弟子之材有所判断,并依据这种判断施教。逻辑上讲,即使孔子是伟大的老师,其对学生之材的判断在概率上也会出差错。在“材”判断失误的情况下,施教会不起作用,或者出差错。由于当时学生一生只有孔子一名老师,孔子对“学生之材”在概率上的判断差错对于这名学生而言,就是致命的错误。这是因材施教的局限之一。现代教育制度使得一名学生一生中有许多老师,从这个层面看会使得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某一名老师对自己之材的误判。

第二,孔子对其弟子之材有所判断。但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判断基本是静态的,或者说他对学生之材形成了“刻板印象”。例如,《论语·公冶长》中,“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其中,孔子对弟子宰予形成了最为负面的判断,也因此决定不再予以施教。例如,《论语·先进》中,孔子对其弟子之材有所概括,“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我们现在知道,人是一直在变化和发展的,孔子的弟子们也一样,但孔子因“刻板印象”之材而施教,就颇为类似“刻舟求剑”了。这是因材施教的局限之二。

第三,孔子对其弟子之材有所判断,但其判断局限于孔子自身的经验和想象范围之内。孔子因这样有局限的判断施教,其越是“伟大”、越有权威性,就越能将弟子的发展局限在其经验和想象力的范围之内,这就成为其弟子发展的“天花板”。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现在看来,孔子的直接弟子中无人超越孔子,似乎“天花板”果然存在。此外,因材施教的局限还有可能在一代一代的知识传承过程中必然导致知识的衰减,比如孔子的学识是100分,假设他高效率地因材施教,但其弟子们的学识可能只有90分。弟子们继续因材施教,弟子的弟子呢?如果每一名老师因材施教,其教出来的学生就有可能如九斤老太(鲁迅小说《风波》中人物)所说,一代不如一代。

如果我们引入创造性的概念将成功的老师定义为能够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那么,孔子是成功的老师吗?

第四,孔子对其弟子之材有所判断并因材施教,但他的直接弟子们又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呢?他的弟子们从孔子处所学到的知识和智慧,又如何影响到自己未来的行动和生活呢?如何影响到世界呢?在有关因材施教的文献中,研究者常常以《论语》中一段话举例,如《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在这一段中,孔子对其两位弟子“闻斯行诸?”的问题,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给予了不同回答。但我们没有看到两位弟子的追问,没有看到在孔子启发下他们自己的思考,我们也很难知道这两位弟子从这段回答之后行动与生活是否有所改变。

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角度判断因材施教,是否是更为重要的角度呢?

在古代一名学生一生只有一名教师的情况下,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仍须经受逻辑上难以回答的追问。那么,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呢?

某学生A在其一生的教育过程中会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各个阶段,在每一个教育阶段中都会遇到很多老师。假设每一名教师都对A成功地或者说圆满地因材施教,我们会看到什么结果呢?

第一,在同一教育阶段,不同的老师因为认识不同,对A之材会形成不同的判断。比如,在中学阶段,美术老师和数学老师对A之材的看法也许会有不同。

第二,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由于A自身的持续发展,不同的老师对A之材会形成不同判断。比如,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和大学阶段的数学老师对A之材的看法也许会有不同。

理论上讲,假如A在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中遇到100位正规教师,对于A之材也许会形成100种不同看法,他们分别因自己对A之材的看法因材施教,哪位会施教正确呢?在这种情况下,A最终成为A,他就不会是第一位教师因材施教的结果,也不是最后一位教师因材施教的结果。A非常类似混合行为的结果。从不同教师的角度看,最终的A都不是他个人因材施教的结果。

以上分析表明,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每一名教师因材施教实际既无可能也是必定无效的。

那么,对于A最终成为A,有时最终成为超越老师想象力,也超越自己最初想象力的A而言,何种因素最为重要?我们能否作出这样的判断,正是学生A自己基于旺盛的好奇心、生命力以及自我持续一生的学习和追求,为A赋予了最终的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无疑关乎我们教育系统的未来。

《中国科学报》 (2014-05-29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