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地理所 |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科学界在行动 |
|
■本报记者 王卉
针对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一带”)倡议,科学界已经在采取行动。
日前在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15个国家的40多位国际知名专家作了大会主旨报告,2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本次大会,为各国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综合交流的学术平台。
顺势之举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顺应国际潮流、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一项伟大事业,我们可以从加强政策沟通、文化交流、科技合作、环境共建等方面先做起来。”中科院党组副书记、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方新建议。
“丝绸之路是世界贸易之路,更是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之路。”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孙鸿烈院士表示,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的重要性在于,思想随商品贸易流通革新了沿途的文化与科技。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生态脆弱,环境相对恶劣,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历史上生态危机时有发生,是影响丝路文明延续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建设模式和措施来防范全球变化环境下的种种生态环境风险?这些科学问题需要联合丝路沿线各国科学家共同解决。”作为大会的发起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如是表示。
长期以来,中科院高度重视丝绸之路区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与沿线各国的科技交流频繁,特别是2005年以来已在中亚及俄、蒙等国家和地区组织过10多次综合科学考察,与中亚五国10多个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
大会副主席、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所长葛全胜介绍,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该所加强了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研究,按照中科院“一三五”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该所积极争取和布局了一批世界地理与资源环境方面的重点科研项目。
大会共同主席、俄罗斯联邦议会议员兼议长助理Arnold K. Tulokhonov院士认为,全球化背景下,大丝绸之路的建立连接了欧亚非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正如中国话所说“要想富先修路”,“我们应该重视并修好这条路。希望科学家们借此次会议共享研究成果,创造我们更美好的未来”。
巨大潜力
大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首席研究员董锁成揭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巨大潜力:从地域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欧非三大洲,连接三大洋。沿路国家总面积5539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总面积的43%,总人口46.6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6.9%,2012年GDP为27.4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38.2%;如果加上辐射区范围内的国家,则影响面积占世界比重将达到53.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7.5%,GDP占世界的65%。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Igor.S.Zonn提出,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的日益短缺,伟大的丝绸之路正在转变为伟大的油气贸易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部能源资源与技术的互补性使这一转变成为现实。
董锁成提出,围绕能源、水资源、粮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合作,具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国家,应通过签署相关协议,资源禀赋的丰裕一方向另一方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源供应,从而拓展各自的战略空间,实现共赢的战略目标。
比如通过合资开发,或建立能源共同体,或组建战略联盟,资源需求方通过与资源出口国生产商建立战略联盟,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从而保障己方对矿产资源的稳定获得,并规避短期市场价格风险。他认为,战略联盟模式是对传统贸易模式的提升,是一种双赢的资源合作模式。
国际合作
作为会议成果,大会发布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倡议。在方新看来,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行动,“希望通过科学家共同体,能够把各方面专家组织起来,提供思想库支持,为构建安全友好和谐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作出更大贡献”。
与会者呼吁,应将该大会形成品牌,建立机制,以后每隔两年举办一次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大会。借此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和交流,探索丝绸之路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新模式,促进丝绸之路地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和思想库,与会专家建议由中科院牵头,在地理资源所设立秘书处,以中亚五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科学院为主体,以中东、东南亚、南亚、欧洲国家科研机构为补充,推荐各国顶尖科学家参与,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战略决策性意见,解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
另外,董锁成也提出其他一些可持续发展优先行动的具体建议。
比如可以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信息共享中心和科学决策支持系统;启动丝绸之路跨国科技交流合作与人才计划;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跨国共建、合作共赢机制和行动计划等。
《中国科学报》 (2014-06-30 第5版 创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