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8-11 8:30:47
选择字号:
夏武平:我国动物学界的一座丰碑

夏武平(1918~2009)与所内同志讨论问题。

 

一个学者,在自己的国家开创了一片事业,发展了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创建了一批队伍,影响了几代人,这才是一个学者的责任,这才是大科学家的风采,他的名字是要写在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史册上的。

■王德华

在中国动物学界、动物生态学界,尤其是在兽类学界,夏武平的名字是响当当的。

夏武平是中国兽类学会和学会期刊《兽类学报》的创始人。在抗美援朝期间,为了揭露美国使用细菌战,夏武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夏武平应该是最早倡导和领导我国进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定点研究的先驱之一,他领导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野外观察台站——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夏武平对我国动物生态学的发展、兽类学的发展,尤其是啮齿动物的生态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世纪50年代,夏武平就开始在东北开展鼠类的种群生态学研究,曾被誉为我国的“老鼠头”。他的学术思想和学科设想,在我国兽类学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想起来,我跟夏先生接触的机会还是不少的,在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工作学习的时候经常见到他。他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参加过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答辩会上没有提很尖锐的问题,倒是提了不少的建议。

夏武平对年轻人特别宽容。记得几次在所里听学术报告,夏武平都有参加。一次是一个外宾作鱼类方面的一个报告,给外宾翻译的人员搞不清楚这个物种,夏武平很快就给大家解释了,并说出了拉丁学名。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两件事情。一次我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参加研究室的会议,特邀了夏武平参加,当时有老师提到年轻人的发展和论文署名问题以及出国问题,似乎有些怨言。

夏武平说:“应该鼓励年轻人出国,我们一辈子的工资没有国外一个月挣得多,你怎么不让人家出去。至于文章问题,文章是敲门砖,我们应该帮助年轻人拥有这个敲门砖,尽快拥有这个敲门砖。不要跟年轻人抢文章,也不要在论文的署名上总是署在前面,要给年轻人机会。”

那次会议是第一次听到夏武平对一些科研人员的批评,当时还心惊胆战的,会后也没敢跟朋友们聊起过。

还有一次是夏武平办理退休手续,我们协助他整理办公室,并将一些他需要的东西搬回他的宿舍。记得他翻出一篇誊写在稿纸上的文章交给我,说交给所里的科技处或档案室吧,发表是没有什么价值了,但资料很好的,也许以后有人做类似研究的时候会用得着。

那是一篇黄鼠活动与洞口周围植物群落关系的文章,印象很深的是誊抄得那么清晰和认真,还有硫酸纸画的图。那天他让我们几个小年轻的在他家里坐一会儿,说跟我们说说话。他说,人生啊就是那么一段路,谁都会经过这一段,就那么几十年,这一段路走完了,使命就完成了。

2007年夏天,在西宁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会议专门组织了夏先生学术思想座谈会。我的老师王祖望满怀深情地给大家讲述夏武平的故事,几次哽咽,最后含着热泪,建议我们起立,让当时的西北高原所的赵所长替他朗读夏武平为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题写的“牦牛精神”。

忍处恶劣的条件,啃食低矮的青草,

提供浓郁的乳汁,充当高原的船舶,

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

这种牦牛精神正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追求,今天读着,有点心酸。记得当年在高原工作,每月有8元钱的补贴,被戏称为“高原喘气费”。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因此深深的酸楚往喉咙上翻。西北工作条件差,环境艰苦,还经常受到排挤和歧视,要想干点工作是何等不容易。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夏武平领导着西高所的科研人员坚持了下来,作出了成绩,显示了能力,赢得了荣誉。不了解那些过程的艰难,怎么能理解“牦牛精神”。

夏武平是我国兽类生态学和啮齿动物生态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一个学者,在自己的国家开创了一片事业,发展了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创建了一批队伍,影响了几代人,这才是一个学者的责任,这是大科学家的风采,他们的名字才是要写在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史册上的。夏武平不是院士,没有几篇SCI论文。在学界,没有不敬佩的。

在美国的朋友在电话里跟我聊起夏武平来。朋友说,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出现夏武平这样的学者了,想想他们那一批人,每个人都是响当当的,在中国开天辟地。他还聊起让他印象很深的是夏武平对当时一桩老鼠药的官司的看法,老人家说:我们做学问的要相信,是假的,它永远真不了,是真的呢,也永远假不了。

夏武平好像没有出国留洋过,英文很好,从不盲目崇拜,坚持一个科学工作者的科学追求和科学信念。读夏武平的文章,就感觉是一位和善的学界老前辈在给你慢慢讲故事,不会感到生涩,不会感到我们中国学者的自卑。他也非常注意国际发展动向,这就是为什么很早他就提出建立野外生态观察台站,开展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

记得夏武平曾建议研究人员要勤到图书馆去浏览一下新到的期刊,那怕是翻翻每一期的目录。他说他看到一期杂志上有篇关于C3、C4植物的文章,他就建议一些科研人员调查一下海北定位站的C3、C4植物分布情况,并与昆虫等植食性动物的关系等联系起来。现在看来这也是很有创新性的问题。后来也确实有所里的老师发表了关于C3、C4植物的论文。

夏武平的学识、气魄、胸怀、人品永远值得我们怀念。这样德艺双馨的科学家也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中国科学报》 (2014-08-11 第6版 进展)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