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琳 来源:《科学新闻》 发布时间:2015/1/7 10:27:13
选择字号:
《科学新闻》:国际合作诠释大国实力

 
国际科技合作早已不是个新鲜事儿。
 
30年来,在“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原则下,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突飞猛进。
 
然而,在林林总总的科技合作内容中,却总不如一个“民生”来的更为触动人心。
 
成都山地所,扛起的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科技合作中“民生”这杆大旗。
 
堰塞湖处置、公路减灾、泥石流防治走向全球高原山地,眼中写满百姓民生。
 
凭借在山地灾害与山地环境两方面研究的厚重积淀与精湛技术,成都山地所造就了一派“墙外墙内、遍地开花”的国际合作新气象,也向世界科学界更好地展示了“科技的灵魂在于开放”的理念。
 
施以援手 浇筑国际友谊
 
1999年12月。
 
在全国人民翘首企盼新千年的到来时,位于南美洲北部、有着“瀑布之乡”美誉的委内瑞拉却在经历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浩劫——北部加勒比海沿岸的Vargas州暴发了上世纪南美最严重的泥石流灾害。
 
这场堪称末日灾难的泥石流整整持续了两天,夺走数万条生命,不计其数的居民流离失所,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达上百亿美元。
 
得知消息的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将此项关系中委友好事业、展示大国形象的重任托付给了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科技国家队——中国科学院。
 
彼时,成都山地所在泥石流减灾与灾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历史已逾30年,科研积累和研究水平在国际上早已首屈一指。于是,中科院果断将这一任务交给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却始终没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一展拳脚的成都山地所。
 
成都山地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崔鹏至今依旧清晰地记得,在灾害发生后的第30天,他和同事刘世建研究员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受灾地区。然而,两人却并未受到如期中的重视。
 
上个世纪末,虽然中委往来频繁,但若要说到中国在泥石流减灾及灾害防治方面的水平与实力,委方并不清楚。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相信发达国家的科技实力和防治水平。
 
抵达委内瑞拉后,与其他国家科学家先坐下来研讨的工作方式不同,崔鹏、刘世建两人马不停蹄直奔灾害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因此,他们也成为了首批进入灾害现场的外籍科学家。
 
在对现场进行反复勘察后,崔鹏和刘世建结合成都山地所多年泥石流灾害治理积淀下的经验,初步得出本次泥石流属于低频率特大规模直接入海型粘性泥石流的结论。
 
在随后委方召开的讨论会上,两名来自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科学家仅用了短短的10分钟阐述他们的考察结论和预处置方案,就征服了委方政府和在场的所有专家。
 
之后,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
 
期间,中科院与委内瑞拉中央大学签订了《科技合作备忘录》,国家科技部正式列项资助中委泥石流研究与减灾援助项目。
 
2000年3月2日,成都山地所再次派出专家组赴委内瑞拉,与委方专家组共同组成联合研究专家组。通过双方专家深入细致的野外实地考察研究和反复讨论,提出的泥石流综合防治方案,顺利通过了委内瑞拉国会的审议。而备选的还有意大利、日本等国的方案,但成都山地所的防治方案被确认是最为合理可行的,并可节省40%以上的工程投资。
 
科技合作成为了连接两国人民新的纽带,爱心和智慧浇筑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让委内瑞拉人民感受到中国兄弟的情谊。而成都山地所科学家们的工作热情、吃苦精神和科技实力,也受到委内瑞拉政府和专家的高度赞赏。
 
对此,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生前访华接见中国科技界人士时,专门向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白春礼院士表达了感谢之意;原委内瑞拉大使离任前,甚至亲自来到成都山地所,代表委内瑞拉人民献上对这些可爱的山地人最崇高的敬意。
 
这段历史并不久远,但意义却影响深远。
 
它铭刻下的,是危难之中见真情的国际友谊;铸就的是中国在山地灾害领域的世界声誉;翻开的则是成都山地所国际合作遍地开花的新篇章。
 
南南合作 守护国家安全
 
打开世界地图,指尖沿着Koshi河一路向南,穿越喜马拉雅山区,途经有着“天堂”美誉的尼泊尔,最终停留在神秘的印度。
 
这片地区,因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体而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被称之为“南亚”。
 
四邻安,则中心定。
 
南亚各国是中国构建和谐周边关系的重要选择,与中国的长远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具有特殊地缘关系。同时,南亚也是全球主要欠发达地区之一。从长远考虑,主动而积极地加强与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为外交领域有关问题的解决寻求渠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成都山地所研究员陈晓清已经不记得自己进入巴基斯坦多少次了。最多的时候,他每年要进入政局称不上稳定的巴基斯坦至少4次。
 
2006年,中国承诺帮助巴基斯坦对连接两国的喀喇昆仑公路进行扩建改造。从那时起,陈晓清及其背后的成都山地所,就开始致力于为巴方提供改造公路技术方面的帮助。
 
这条公路另一个为人们熟知的名字叫做“中巴友谊公路”。然而,这条友谊之路却不像中巴关系那样稳定。
 
受特殊地质构造的控制,公路沿线处于极高的地震烈度区,地震活动常常诱发崩塌、滑坡,堆积大量松散固体物质。而温床最终酝酿出祸端。
 
2010年1月4日,巴基斯坦北部罕萨谷Atabad山体发生滑坡,滑坡体堵塞罕萨河形成了一个长约11公里的堰塞湖,淹没了数个村庄和部分中巴公路。形势危急,巴方第一时间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援助请求。
 
作为中国唯一以山地灾害研究为主攻方向的研究机构,成都山地所自1966年以来,在对川藏公路、中尼公路等开展灾害防治研究中积累了深厚的科学技术经验。
 
奉命于危难之际,成都山地所再次挺身而出。
 
4个月的时间,他们奔波于山间、湖边,经过严格而细致的考察、讨论,最终制定出了一套充分利用堰塞湖冲刷能力的处置方案,成功将堰塞湖水位降低30米,大大减少了溃坝风险,为中巴公路的畅通提供了保障。
 
这一比传统方案节约投资高达2亿美元的方案令巴方赞叹不已。但成都山地所人并没有将这视为结束,而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
 
考虑到中巴公路沿途崩塌、岩崩和冰湖溃决泥石流等山地灾害极为发育,他们意识到,必须对中巴公路进行一次彻底的“体检”,才能有备无患。
 
2013年,成都山地所与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国家地质中心等机构联合开展了“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地质灾害综合减灾与环境保护合作研究”,目标直指中巴公路潜在各种道路灾害,旨在为改扩建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10年来,成都山地所的科研人员用扎扎实实的每一步,守卫住了中巴生命线的长治久安。
 
指尖从巴基斯坦向东滑动,来到了狭长的尼泊尔。尼泊尔是中国南亚战略的必争之地,也是许多国家制约中国的前沿阵地。
 
从2009年开始,成都山地所研究员陈宁生就与Koshi河结下了不解之缘。
 
Koshi河,中尼之间的自然纽带。流程长、落差大赋予了它壮丽之美,然而频发的山地灾害却让生活在中下游的尼泊尔人民苦不堪言。除此之外,Koshi河流域的气候、冰川、土地覆被格局,以及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等也深深吸引着全球的山地学家。
 
一方面保障国家战略安全迫在眉睫,一方面科学研究潜力巨大。中科院高瞻远瞩,2009年给予“气候变化影响下Koshi河流域跨境变化前期研究”支持,并由成都山地所所长邓伟直接负责项目推进。
 
随后,一支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11个科研机构组成的强阵容国际合作团队,在Koshi河流域开展了多次实地联合考察,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气候变化下Koshi河流域资源、环境与发展》专著。
 
2014年4月,加德满都:特里博文大学;2014年9月,成都:中科院山地所。中国—尼泊尔地理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两国先后举行。
 
这一举措不仅宣告着一个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实体机构的诞生,更为提升我国的科技影响力和促进中尼科技交流与合作做出了贡献。
 
然而,成都山地所的“野心”远不止如此。
 
“关注山地”,是为了更好地“支撑未来”。团队将此次项目产生的咨询建议提交到上层决策机构,最终促成了中尼国家间一系列重要决策的实施。
 
近年来,成都山地所着重推进“南亚战略”,以Koshi河流域跨境科技合作、南亚地区资源环境关键问题及科学数据库、中尼科技援外项目、中巴科技减灾合作项目、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家计划、国际山地中心一系列重要项目为契机,加强与南亚多国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促进和提升国际合作能力与影响力。
 
其中,“南亚国家资源环境关键问题及数据库建设”研究正在邓伟的带领下稳步实施。一旦成功完成,“可期为我国南亚周边地区跨境水资源共享以及泥石流、旱涝等水灾害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对此,邓伟信心满满。
 
继往开来 坚定不移“走出去”
 
2012年11月,当成都山地所研究员韦方强从俄罗斯联邦泥石流学会副主席Eduard Zaporozhchenko博士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弗莱施曼奖章(Fleishman Medal)时,他不仅成为获得该奖章的首位外籍科学家,也为成都山地所中俄科技合作的画卷再次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成都山地所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脚步正迈向全球,在实实在在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开花结果,提升着自身的国际科技影响力。
 
2013年,成都山地所围绕“走出去”战略与研究所“一三五”战略,继续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事业,从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基地建设等方面落实研究所国际化战略。
 
为了更好地落实“走出去”,成都山地所结合研究所特色,形成了“南亚战略”、“东盟战略”、“日韩战略”、“欧美战略”、“国际组织战略”五大战略。
 
出访来访,培养、引进人才,联合发表成果,举办国际会议,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国际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风生水起。
 
其中,中意共建山地灾害防治研究联合实验室是中意政府间科技合作的一大亮点,这也是崔鹏着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
 
“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这项由中科院2001年推出,旨在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培养和凝聚一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计划,仅成都山地所就有6支团队入选,合作内容涵盖山地灾害与山地环境,合作形式灵活多样,合作国家涉及美、德、澳、挪威等诸多山地学研究先进国家。
 
成都山地所的国际化道路越走越开阔,但更明白为什么要“走出去”:国家需要山地所“走出去”,山地科学事业更需要主动地“走出去”。
 
长久以来的国际合作经验积累,不仅使成都山地所形成了一支充分具备国际合作能力的骨干队伍,一套成熟的合作管理机制,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更进一步拓展了国际伙伴关系。
 
“作为一个国立研究机构,学科和国际合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中科院院士秦大河曾郑重地向邓伟强调。
 
如今,成都山地所将国际科技合作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国际合作促进交流与提升,巩固特色,扩大影响,在践行“四个率先”中彰显特色作用,真正成为了国家可信赖、可依靠和不可替代的科技骨干队伍,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4年12月刊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