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彭科峰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5/1/20 22:28:23
选择字号:
鄱阳湖水位告急 非法采砂或是主因

 

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近年持续出现低水位。近日,一座距今约400年的古石桥,也因鄱阳湖极枯水位而露出水面,引发广泛关注。

据江西省水文局数据显示,1月8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为7.99米,较历史同期均值低近1米。1月18日8时,该站水位降至7.74米,成为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多位专家坦言,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和近年来频繁的采砂行为有直接关系。由此引发的生态危机,亟待引起重视。

不正常的水位

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也是我国加入世界生命湖泊网的唯一代表。鄱阳湖的“健康”关乎生态系统、水生生物资源和多个城市用水。

“鄱阳湖是我国最复杂的一个湖泊。”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秘书长高俊峰表示,鄱阳湖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

“枯水一线,洪水一片”是鄱阳湖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每当洪水季节,鄱阳湖来水充裕,形成宽阔的湖面;而到了枯水季节,水位下降,湖面收缩为辫状河流,甚至出现极枯水位。

在专家看来,鄱阳湖这种“忽高忽低”“丰枯交替”的水位变化属于正常现象,鄱阳湖每年都会有丰水期(4月至9月)和枯水期(10月至来年3月)。

“但不正常的是,星子和都昌两个水文站近来平均水位下降很大,比往年都要低,甚至突破历史最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赖锡军表示。

非法采砂或是主因

导致鄱阳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很多。高俊峰认为,流域上游和湖区降水减少、三峡大坝蓄水、长江“拉空”作用、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等,都是水位下降的因素。

而在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姜加虎看来,鄱阳湖水位下降,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采砂。

自2001年长江上大规模的采砂行为被禁止后,采砂活动转战鄱阳湖,各类采砂船在湖面上鱼贯而行,且日益猖獗。“湖底被挖得一塌糊涂,早已支离破碎。”姜加虎告诉记者。

据了解,每年从鄱阳湖输出约1亿~3亿吨沙,但从鄱阳湖流域进来的沙一年只有2000万~3000万吨。10倍以上的差距,使鄱阳湖里的砂完全“入不敷出”。

赖锡军的研究也证实了姜加虎的判断。

此前,为探究鄱阳湖水位下降原因,赖锡军带着团队作过细致的研究。他们发现,每年大量砂土被挖走,导致入江水道枯水河槽变深变宽,进而影响了鄱阳湖泄流河道的水文特征,从而大大增加了鄱阳湖的泄流能力。

根据数据分析,2000年以前,鄱阳湖的泄流能力基本没有变化;但在2002~2012年,即采砂活动转移进来后,鄱阳湖的泄流能力增大了很多,也意味着湖水更容易流入长江,湖中难以囤积水。

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

对于鄱阳湖水位下降是否形成常态化的担忧,高俊峰认为,目前还不能轻易下结论,这需要数据支持和持续调查。

他表示,目前已启动鄱阳湖健康评估项目,“枯水、丰水对整个湖泊的物理形态、水环境、生物等到底有什么影响,预计今年下半年会有一个初步结论”。

赖锡军坦言,从目前情况来看,鄱阳湖的采砂活动需要得到严格控制,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不能随便滥采滥挖。“至于后期怎么恢复原有江湖格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采砂行为屡禁不止,关键是监管太弱。”姜加虎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强管制,“拯救鄱阳湖,也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湖泊”。

一位不愿具名的环境科研机构专家则表示,要防止鄱阳湖生态恶化,还应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与鄱阳湖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好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分配、水环境安全保障和水生态保护,坚持绿色发展。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