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马坤 记者刘万生 11月21日,大连/上海——第十一届“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今天在大连理工大学落下帷幕。十一年来,该赛事致力于推动中国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现已成为该领域的标杆性赛事。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西南财经大学“汇转乾坤”团队的“小额外币兑换平台”项目获得第十一届“花旗杯”大奖及一万美元奖金。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Broker团队“嘉投易融”项目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本届“花旗杯”于2015年3月启动,吸引了来自全国56所高校的141支队伍注册参赛。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于锦、花旗金融信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发樑、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泓及校长助理兼软件学院院长罗钟铉教授出席了颁奖典礼。
“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创立于2005年,“以科技推动金融创新”为宗旨,鼓励IT、金融、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大学生跨专业、跨学校组队参赛,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实践应用相结合。这项面对全国在校大学生的赛事举办11年来,累计已有13000名学生和1400位高校教师参赛,超过55万的师生通过校园活动、媒体等各种渠道关注和了解该赛事。
于锦表示:“从信用卡到ATM机,再到智能银行网点,花旗不断利用新的科技改变服务客户的方式,引领银行业的技术创新。我们鼓励青年人才抓住数字化和移动互联网等金融技术领域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才智和创意。无论是今年首次落地亚太区的花旗移动挑战赛,还是在中国已有十一年历史的‘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花旗努力推动新一代科技发展,不遗余力为业界培养金融技术型人才。”
刘发樑表示:“十余年来,通过‘花旗杯’的平台涌现了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项目,其中部分已吸引了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支持,体现了业界和市场对‘花旗杯’价值的最大认可。作为本地金融业的一员,我们愿意继续为中国金融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中国金融人才的培养尽一份绵薄之力。”
“花旗杯”参赛团队在赛事中所提交的一百多件方案,通过业界专家及金融科技领袖组成的评委会的认真审议。经过激烈角逐,晋身决赛的参赛团队将分享总计3.6万美元的现金奖。此外,“花旗杯”的非盈利性合作伙伴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将为具有投资潜力的优秀项目提供最高可达50万元的创业资金及专业的创业孵化支持服务、培训及其他投资。本届大赛首次增设了“优秀指导老师奖”,以感谢广大老师多年来对于金融IT复合型人才培养所作出的辛勤努力。
十余年来, “花旗杯”的舞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金融技术复合型人才,部分获奖团队学以致用,尝试将自己的作品转化为成熟的产品。还有一些优秀学生通过“花旗杯”大赛积累的宝贵经验和人脉,实现了自主创业的理想。例如在首届“花旗杯”荣获二等奖的一位获奖者,利用“花旗杯”授予的部分奖金创建了自己的移动科技公司,如今在其细分市场中成为佼佼者。一位2010年二等奖获奖者,凭借在“花旗杯”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资源,现已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成功设计并运营了一款移动应用产品,市场反响良好。
朱泓表示:“为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大连理工大学与花旗中国在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训、教学平台共建、联合科研开发和校园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合作,先后建立花旗学生俱乐部、大连理工大学-花旗‘企业计算与银行实务’人才培养基地、大连理工大学-花旗高端金融IT人才培养项目等,共同为中国软件产业和区域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软件人才。本次‘花旗杯’比赛的成功举办,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教育与行业趋势相对接,深化校企合作,引进行业领先技术,助力学校培养掌握最新技术、富于创新精神的优秀金融软件人才。”
伴随着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的高速发展,金融市场对于具备实践能力的金融复合型人才求贤若渴。“花旗杯”是2004年发起的“花旗金融信息科技教育基金项目”支持的一项重要赛事。在该项目的资助下,花旗在金融信息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支持培养全面的金融技术复合型人才,其中包括:
• 2006 年和北京大学共同创办金融信息工程系,树立了将软件技术与金融业务知识相结合开设金融信息工程专业的典范,为我国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开拓了先河;
• 2007年至2011年,与西南财经大学合办面向IT 人员的基础银行知识丛书及师资培训项目,共出版三册基础银行IT知识丛书,并为来自全国20 所高校的有志于从事金融信息技术教育的从业者举办师资培训;
• 不断与全国多所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信息技术/金融信息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探索。例如:2005年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开展金融主机培训项目;2010 年与大连外国语大学联合成立花旗金融信息服务/技术培训中心运行至今;2011 年9 月与武汉大学联合成立金融信息工程实验班;2013年至今,又陆续在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开设“花旗金融信息技术/金融信息服务实务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