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年10月25日,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发行创刊号,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悠久,也是最受重视的世界医学权威期刊。
Thomas Wakley在创立《柳叶刀》时,以外科手术用刀来为期刊命名;同时也取了“lancet”在英语中“尖顶窗”的涵义,藉此寓意这份刊物能够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
Wakley曾这样讲道:“柳叶刀犹如拱形窗口,让光亮透入;或亦是锋利的手术刀,以切除陈杂,我意谓《柳叶刀》赋有上述双重含义。”至今,双重价值理念仍存于这本刊物的精髓之中。
自创立伊始,Wakley便以激发兴趣、指导实践和推动革新为目标。起初,杂志将来自英国伦敦教学机构中抄录的医学讲座整理刊出,并参照戏剧评论和辛辣有趣的政论,借鉴两者的形式为早期的读者呈现一份医学盛宴。
但最核心的一点是,《柳叶刀》是秉持革新主义的医学刊物。Wakley及其继任者旨在将最卓越的医学科学出版物与他们的一腔热忱相结合,以对抗那些侵蚀医学价值的政治、社会或商业力量。
《柳叶刀》从创立至今始终保持独立,未曾加入任何一个医学或科学组织。直至190多年后的今天,这份刊物仍然在全球医学界保持着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探寻发表可能会引发医学实践变革的高质量临床试验,以人类健康福祉为使命,确保广泛覆盖世界各地的研究分析。
评论部和通信部可以确保期刊对研究及回顾性文章进行严格评审;杂志的主张及格调每周由三位主编交流后确定;优先发表论文通过thelancet.com提前快速发表;并且,《柳叶刀》系列专业月刊深入探讨医学界主要学科的新知。
《科学新闻》:作为一家有近200年历史的权威医学期刊,您见证了中国学者的成长。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在《柳叶刀》发表论文的情况?
Horton:当今社会,全球的科学研究重心正在从美国转移到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
在十年之前,《柳叶刀》并没有收到太多来自中国的高质量论文。但如今,中国已成为我们刊物的第三大投稿国家,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从这个排名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于医学科学的投入获得了丰硕的成绩。而且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学者所投稿的文章质量都有所提高。
从中国的医学科学发展现状来看,中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大对医学科学研究发展的投入。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也建议,医学科学研究应该在注重数量的同时,更加重视研究质量的提升。
《科学新闻》:虽然中国学者在《柳叶刀》发表的文章数量与日俱增,但我们也都知道,《柳叶刀》的拒稿率也很高。对此,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否为中国学者提一些建议?
Horton:其实,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并没有特定的规律可循。但我想给出三点建议。首先,学者应该选择真正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选题,而且这些选题应该与你所在的这个区域中不同人群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次,研究的问题要新颖,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此前没有太多人关注的主题;第三,研究设计要合理,要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得出尽量接近现实的研究结果。
《科学新闻》:当前很多科技期刊,包括整个学界都在大力推动期刊的开放获取。作为总编辑,您对于这个全球趋势有怎样的认识?《柳叶刀》是否支持期刊的开放获取?
Horton:我非常支持期刊的开放获取。在我们的子刊中,也有一份开放获取的期刊《柳叶刀全球卫生》。
我认为期刊的开放获取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但是我们也希望《柳叶刀》能够成为一份成功的刊物。因此,我们的确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我们现在所采取的模式是部分文章可以开放获取,部分文章需要付费。需要付费的文章可以为《柳叶刀全球卫生》提供所需的资金支持。
《科学新闻》:近来连续发生的多次学术不端行为,让人们对于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方式产生了一定的怀疑。《柳叶刀》如何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您个人又对此有何意见与建议?
Horton:学术不端行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大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从我个人来讲,我非常反感这种行为,但是这种行为目前看来并没有日趋严重的趋势。但我们也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和举措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说到学术不端的问题,杂志的处境的确比较困难,因为同行评议并不是发现学术造假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我认为应当设立一个具有严谨的管理模式的机构来发现学术造假。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杜绝潜在的学术造假文章得以发表。《柳叶刀》所做的就是保证文章发表过程的透明度,并且能够对潜在的学术造假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