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冯文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2/10 10:16:30
选择字号:
记宋微波院士:三十载书写对科学研究的大爱情怀

宋微波

宋微波(中)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宋微波(左四)与团队成员探讨科研问题。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冯文波

纤毛虫,原生动物中结构最复杂、多样性最高的一个大类群,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极地、土壤中以及各类动植物宿主体内外。在那里,它们扮演了形形色色的角色:微食物网内的能量转运枢纽、环境清道夫、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者、基础科学研究用材料、细胞水平的模式动物、养殖动物的病害等等。但亿万年来,这些无处不在的单细胞微小生物,虽然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却长期远离人们的视线。

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有关海洋纤毛虫这一大类群的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1989年初,从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学成归国的青年博士宋微波全心投入到海洋纤毛虫的研究事业中,在其30年的努力中,从一个人发展成为一个团队,直至成为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基地,一批批新人从这里学成和毕业,一夜梨花般走向国内外并生根、开花;一项项成果在这里形成和汇聚,无声地向世人展示着创造者的坚守、影响力和地位;30年春华秋实,讲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微波耕耘与收获的故事。

成长记忆

一名造纸工人的大学梦

1958年,宋微波出生在鲁西南的一个小县城,微山县。 “文革”风雨袭来之时,宋微波的父亲受到了冲击,家庭被卷入到无奈、无助又无尽的动荡之中。那些年,宋微波最能回忆起的甜蜜时光是在泗水一中小小的图书室:得益于家在学校的条件,母亲在孩子们的周末、假期及因动乱而休学等闲暇时间,设法安排他们到早已空无一人的图书室读书和做功课。在那里,宋家三兄弟得以避开周围的喧嚣和外界的伤害,逐渐培养起读书与求知的爱好,并为他们未来成长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75年,高中毕业后宋微波被分配到微山造纸厂,成为一名造纸工人。工厂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三班倒”的作息制度让人的生物钟始终处于紊乱状态,还有震耳的噪音、刺鼻的气味、无处不在的蚊虫、夏天的闷热、冬天冷水刺骨……在艰苦的环境中,宋微波依然没有放弃读书学习的习惯。他所在的打浆车间,经常会收到一些等待销毁的书籍,这些本来属于“四旧”的禁忌读物,无意间成为那个特定年代的精神食粮。他和伙伴们想方设法将书籍悄悄保留下来。“到1978年离开工厂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床下堆满了各类书。”工厂快节奏的工作方式使得宋微波只能在夹缝中发展自己的爱好——美术,这种“安排和利用点点滴滴时间以便完成预定任务”的习惯的养成,在他后来的大学生涯中更是大放异彩。

1977年秋季,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造纸厂,群情沸腾之下,200多人的工厂竟有一半以上的工友蜂拥到备考大军中。工厂严禁任何人离岗复习,复习资料又极端匮乏。在当时,任何性质的参考书或教科书都还来不及上市,因此,厂图书室的馆藏就成了获得复习资料的希望所在,“还算幸运,找到一本撕了封面的代数与几何的合订本,其他资料早被人抢光了”,他回忆道。为了孩子的备考,远在外地工作的母亲担当起给孩子们搜集、提供复习资料的重任:用复写纸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类材料照猫画虎地誊写成多份,通过邮局,持续不断地寄给分处三地的孩子。“母亲很伟大,回想起当时每周收到她寄来的厚厚的信封,里面该包含了多少做母亲的期望和寄托!”1977年冬天,宋微波和千千万万渴望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一起走进了久违的考场。年初得到了初战告捷的消息,他是厂里唯一通过初选线的考生,在不知成绩的情况下,心高气盛的他填报了北大、清华、山东大学这三所向往已久的学校。但很快他就尝到了盲目和无知的苦果——落榜。再次备考已是转年的2月,第一次高考的失利,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学习潜能,三个月的呕心沥血,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高考,他如愿考入山东海洋学院,大学之路由此展开。

求学之路

一个以勤奋为标签的学子

1978年秋,怀着对大学的憧憬,宋微波踏上了开往青岛的火车。“班上42个同学,大部分是从社会上以往届生的身份考进来的,有太多的知识需要补习。班级内,笼罩着浓浓的拼学习、争上游的气氛。而每个人又有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这就要求必须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前期的自学经历和特殊的备考背景现在发挥了作用,无需督促与指点,宋微波可以很好地应对突如其来的课程的考问。他回想当时的情景说,班中许多同学的英语都从ABC补起,面对许多领跑在前的同学,挫败和落差感是最常态的困扰。大学四年,每次放假回家,他都要带回一册《新概念英语》或《许国璋英语》,给自己的死任务是:一天一课进度,一天学习20到30个新单词,经过四年的恶补,效果彰显:到大学毕业时,英语不仅在听说读写方面完全赶上了大学本科英语的标准进度,更成为他后来受益终身、可以在任何场合下熟练运用的交流工具。

1982年本科毕业时,国内研究生制度刚刚步入正轨,宋微波选择在无脊椎动物学家尹左芬教授门下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在导师提供的选项下,他选择跟随孟庆显教授从事对虾体表的病害纤毛虫研究,这是他人生中一个弥足珍贵、一次定终身的选择!从此开启了他伴随终生的纤毛虫学研究之路。

1985年硕士毕业,宋微波留校任教。就在这时,他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机遇:1985年秋,国家在部分部属高校中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去英语国家进修资助1年,去非英语国家资助2年。“我选了2年的非英语国家,因为当时感觉很明确:在外学习的时间越长,研究加深的机会就越多。”宋微波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的心路。在一位国际同行的推荐下,他选择了联邦德国波恩大学为进修目的地。为此的代价是先过德语关,在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历经一年的魔鬼式强化学习,他成为最终通过考试的约半数幸运者中的一员。1986年6月,抱着莫名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憧憬,他踏出国门,拜读于波恩大学著名原生动物学家Wilbert教授门下。

凭着3年硕士期间所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宋微波很快融入导师的研究之中并得到充分认可。经导师协助和推荐,他放弃了原定的进修计划并迅即完成了学生注册和博士就读。为尽快拿到博士学位,他再次将自己逼上绝境:他放弃周末、假期,夜以继日,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3至4年的工作量。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时光。两年零3个月的博士研究,每天的节奏常常是:一早起来去听课、采集或扎进实验室工作,午饭时路过图书馆,把需要借阅的书目填表提交给管理员,饭后过来取走文献去拷贝,下午做水样分析、处理数据、绘图统计、邮件交流、暗室操作,晚上回到宿舍,整理白天的素材和查找准备第二天的所需文献等,直到夜深……撰写论文的后期,他干脆把宿舍的窗帘拉上,“那样就分不清白天黑夜,完全按照自我状态和工作需要安排作息”。

那段留学岁月的疯狂投入和刻苦曾在他离开波恩大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同事们的美谈之一。他的导师Wilbert教授在他毕业后,曾专门给中国驻联邦德国的大使馆教育处写信,建议表彰这位勤奋努力的年轻人。波恩当地报纸还专门对他的工作事迹进行了报道。作为付出的回报,他以《波恩帕氏水体周丛纤毛虫分类与生态》为题的论文而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该论文第一次对富营养水体内周丛纤毛虫的区系组成和时空变化作了全面、完整的研究。后来在德国出版,获得了国际原生动物学会主席、美国马里兰大学的Corliss教授的高度赞赏,他在一封通信中评价该工作为“周丛原生动物研究作出了一大贡献”。借该论文的影响,宋微波于1992年获得了国际原生生物学家学会颁发的Foissner基金奖。

科学研究

从斗室到国际海洋纤毛虫学的研究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2号楼二楼阳台右侧,是一个约6平方米的封闭空间。这里曾是宋微波1989年初刚回国时搭建的第一个实验室。作为一个新人,他从学校申请获得的资助是3000元启动经费,“在当时,1500元仅可以买一台最低档的冰箱,而3000元,刚好可以买一台针式打印机。”谈起科研起步时的窘迫,宋微波记忆犹新。幸运的是,在那最困难的时期他得到了当时众多前辈和同事力所能及的无私帮助。他至今难忘所收到的第一笔驰援:1990年,时任水产系副主任管华诗,在听到宋微波的工作困境后,毫不犹豫地将其所获的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机会全额给了他,12000元,当时是一笔不菲的项目,堪称雪中送炭。回顾回国后的发展,他一直称自己在学术人生中遇到了太多的像管华诗教授那样的“贵人”,在他事业和工作的每个阶段,始终得到了历任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与帮助,包括众多高规格的荣誉、各种机会和学校政策上的扶持,这些都让他深深地感恩和难忘,这也培养了他作为一名海大人长期以来视海大为自己立命之本的忠诚意识和强烈归属感。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的科研氛围尚不浓郁。在学术界,原生动物研究更不被人们重视,对于海洋纤毛虫的研究近于空白。长期以来,在国际上几乎完全没有来自中国的声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这个领域工作了这么久,一直还在继续和扩展的原因。”宋微波说。作为一个拓荒者,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堪称壮举般的、持续30年的围绕纤毛虫分类、区系研究。在这些大工程中,他先后组织了近30位博士生参与其中,犹如蚂蚁搬家,逐个类群、逐个海区、逐个生境地完成了我国黄渤海、南海自由生活纤毛虫所有常见类群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形成了温带、亚热带海洋中近岸各类生境中纤毛虫物种多样性的全面、系统的本底资料。这项工作也促成了今天国际海洋纤毛虫学研究新格局的形成,在全球范围内,如此全方位、高标准地针对温带—热带的纤毛虫区系完成这样一个浩大工程,尚属首例。他同时还主持了对海水养殖环境中病害原生动物的探索,出版了该领域首部专著《海水养殖中的危害性原生动物》。

他研究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在纤毛虫细胞学领域。他和他的学生在过去20多年的研究中,围绕众多代表性类群,揭示了大量细胞分裂过程中结构分化、模式形成的新现象。他们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构成了国际上该分支领域的核心成果:对国际原生生物学领域5家主流刊物的统计显示,全球范围内最近10年的相关文章中,他及学生所完成的工作构成了该领域相关成果的2/3,并由此在国际上形成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要影响。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最近十几年来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到系统学研究中,先后开展了对纤毛门内各大类群的标记性基因测序、对系统演化关系的分析和探讨,成果累累。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工作,连续有9篇文章发表在该领域著名刊物《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上。他的团队所提交的标记性基因序列形成了国际GenBank 信息库中纤毛虫类群的重要组成,成为国际纤毛虫分类学—系统学—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档案资料。

与此同时,宋微波积极活跃于国际学术界,他与多位国际同行先后策划和领导了中英、中美、中德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推动了一系列合作研究的开展。在他和同行以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纤毛虫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声望不断提高,以OUC为简称的中国海洋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海洋纤毛虫研究的中心。奥地利著名学者Berger博士在其2011年出版的专著中予以“扉页题赠”,将宋微波所领导的研究室称为全球纤毛虫学的“acknowledged center”。宋微波本人先后当选国际原生生物学家学会常务执委、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理事长、亚洲原生动物学会主席。此外,他还受邀担任了《真核微生物学报》《欧洲原生生物学报》《系统学与生物多样性》等多家国际刊物的编委。

翻开宋微波的履历,里面充满了荣誉与奖项: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4次教育部自然科学/科技进步成果奖一等奖、国际原生生物学家学会Cravat Award奖。2002年,获得了高规格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回顾我国纤毛虫研究在国际上地位的变化,人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宋微波和同事们长年的辛勤耕耘,才赢得了我国原生动物学研究在国际原生动物学领域今天的地位。

团队建设

未雨绸缪,打造一支旗舰级的团队

初次走进宋微波创建的原生动物学研究室,都会被其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清新淡雅的装修设计所吸引,一股浓郁的“德式风格”扑面而来。

宋微波坦承,因为深受导师和德国文化氛围的影响,在他所创建的研究室内,年复一年,逐步演化成独具的实验室文化并融入团队建设理念中。“我经常向学生讲,如果你的工作环境一片杂乱,会让人联想到你的思维也同样地凌乱不清。”从这一实验室走出的历届学生,普遍地传承了这种“宋氏风格”和文化印记,而这正是为师者的期许。

文化熏陶和对学生的精心培育,只是宋微波对学科与团队建设的一个侧面,而特别令他称道的却是另外两件事。

2010年2月,一个新的研究机构——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在中国海洋大学挂牌成立,研究所的主体是宋微波领导的纤毛虫研究团队和张士璀教授所领衔的发育生物学团队。“研究所的成立为中国海洋大学大生物版图完善了‘基础’这一板块。”宋微波说,我们填补这个版图空缺,就是要构建一个平台,以便更好地为学校在学术层面上树立一面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旗帜,从制度上保障这两个团队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展示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实力的窗口。回顾这个博弈般的举措,他自豪地将之定位为一个“历史壮举”。

在原生动物学团队的发展方向上,他常讲也一直坚持的观点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时刻提醒自己,一个掌舵人的意识和观念将决定一个团队的兴衰。1996年前后,分子生物学在原生动物学研究领域还是一个新兴分支,国内刚开始涉猎。凭着直觉,他意识到这一方向的意义和前景,断然决定遴选学生去学习和掌握这项新技术并在团队内及时开辟了纤毛虫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新方向。如今,以纤毛虫为材料的分子生物学分支不断地延伸、拓展并已成为团队中的核心之一:他们在表观遗传学、基因进化、分子系统发育等领域,不断攻克制高点,形成新突破。

在审时度势开辟新方向的同时,宋微波通过调整团队结构,统筹分配学生、经费等资源,强化团队内的分工协作,利用团队的力量来扶持新人、支撑优先发展的领域。“在学科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谁也不能通吃天下,为了确保我们的特色和优势,必须有一个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有一个综合规划和前瞻眼界、有一个对团队长治久安的谋划,有所为、有所不为。”宋微波表示。

当下,宋微波领导的研究室已成为国际同行公认的原生动物领域最活跃、最高产的研究团队。近10年来,在原生生物学领域5家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的细胞发生学分支的论文中,约2/3来自他的团队,在《欧洲原生生物学报》近5年10篇最高引用率文章中有5篇出自他的团队。其所领导的团队被国际原生生物学家学会前主席Clamp教授誉为纤毛虫多样性领域的“leading figures”。

教书育人

精品培养,播撒纤毛虫学研究的种子

“我们告诉你方法,其余全靠你自己。”这是宋微波为他的研究室制定的“室训”,也是他对人才培养方式的凝练。

从1993年招生算起,宋微波的研究室累计走出了50多名研究生。这个不算显赫的数目,与他所一贯提倡的“精品培养”方案密不可分。“在这里的学生要走完硕士到博士的全程。因为要完成合格的专业培训,3年的硕士时间不够。”宋微波说,“我们没有走数量取胜的道路,招进来10个,允许烂掉8个的那种‘广种薄收’的培养方案不是我们的策略。当然,为确保我们最终产品的质量,学生中的不合适者,会在硕士结束阶段被淘汰。”他的博士毕业生中,除去部分人在国外发展,在国内工作的学生中90%以上都在继续着纤毛虫方向的研究;国内现有的近30个纤毛虫学研究团队,约2/3的团队由其毕业生所支撑或组建。从他的首位毕业生算起,历届学生中先后有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国际原生动物学会针对博士毕业生等新人的“纤毛虫学Corliss奖”、3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2人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2014年网上报道的“山东省最牛博士生导师排行榜”中,因学生的荣誉和成绩,宋微波名列第三。

宋微波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常常是一人犯错会被群发或警示,让大家引以为戒。他对学生最常讲的一句话是“一个人的错误,应该成为所有人的教训;一个人的经验,应该成为所有人的收获”。

“法乎其上”是宋微波教导学生的格言之一,他的解释是,希望每一位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在他看来,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不是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与积累,而是培养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思辨就是打开脑袋,不相信教条,敢于怀疑,通过思考作出判断”。

多年来,在宋微波实验室走出的毕业生,犹如一粒粒蒲公英的种子,飘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他们凭借优良的素质、卓越的表现和突出的成绩,赢得了同行的认可与肯定。2015年,产生了国际原生动物学领域著名刊物《真核微生物学报》新一届编委,在5名中国编委中,除宋微波本人外,另有3位新编委毕业于他的团队。

被问到一个话题,二三十年后,中国乃至世界纤毛虫学的研究将会是一个什么格局?回答是:“最好不要去预测,也很难预测。”从主观意愿上,他表示会将分类学作为一个强项长久维持,“这是我们的传统强项,也是我的责任之一,因为这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即使有一天将海洋领域做完了,还需要研究土壤和淡水里的纤毛虫,还有寄生类群、各种极端生境内等等。而任何一个学科和领域的发展都需要维持一个连贯性,特别是在传承性要求很高的分类学领域,一旦中断了,后果是灾难性的”。

《中国科学报》 (2015-12-10 第8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