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人民网依据75所部属高校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整理公布了一份“本科生就业率排行榜”。这份榜单中,74所高校的就业率高于90%,50所高于95%。正当“2015年是又一个就业最难年”的声音刚起,如此漂亮的就业率成绩单已经传开。对于“就业率”这一指标,多年来,考生、家长竞相捧着它,作为择校的重要依据;公众亦乐意加入其中,频频进行评议、对比,给学校分出高低;而官方也史无前例地重视它,制定了对跌破“红线”的高校专业实行一票否决的政策。
然而,如此受人追捧的就业率真的那么重要么?且不论就业率本身统计层面的真假,就算是每年统计出炉的高就业率为真,就业者的满意度如何呢?就业后三五年的流向,以及就业单位的评价如何?这些聚焦程度远不如就业率,但实际上却构成了学生与社会更为真实的感受与判断。
人民网公布的75所部属高校,网罗了绝大部分中国最好的综合类或专业类的大学。对于不少已经位列一流,甚至要争创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校而言,学生求学,教师授课,学校培养,显然不仅仅是为了能够满足“就业”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需求。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也不在高就业率,而在大师,在对社会的贡献。
然而,目前各方所看重的就业率这一概念,从统计口径到统计方法,再到统计主体,都呈现出富于争议的一面。首先的一个争议是,就业率的统计口径究竟该如何算。目前,按照当前国内的就业率统计标准,就业率的准确表达应是“非失业率”,即学生在毕业后有确定去向。不失业,即就业,升学、创业、参军,都可以把“确定去向”算入“就业”人数中。此次75所部属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都将升学、参军人数纳入了就业人数之中。而在发达国家,就业率仅仅是选择工作的学生就业的情况统计,并不包括其他。
其次,统计的时间节点亦不统一,毕业当月与当年年底的节点,显然不会一样,另外,针对“灵活就业”这样的群体,各省各校的标准不一,也造成各校为了拔高就业率,使出浑身解数的情况。再者,统计就业率的主体绝大部分都还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自己,尽管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鼓励高校引入第三方评测机构进行调查,但目前真正使用第三方数据的学校为数寥寥。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状况如果得不到根本改善,统计就业率原本的意义也将失去。
从微观角度出发,就业率是高校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如果高校毕业生缺乏就业能力,那么办学的意义的确值得调整。但是反过来,假如以就业率作为高校办学的高阶标准,那么反而会拉低高校的存在的意义。一如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一本院校、部属高校应实行通识教育,以能力为导向而非以就业为导向,过分强调就业率,即使暂不考虑就业率指标的科学性的问题,也根本无法引导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用就业率来评价一个学校,实际上就是把这个学校变成了职业培训所。”
毕业生就业是一件极为自然的事情,更值得去深究的应该是毕业生在就业之后的口碑与表现。所以,要确保就业率统计的意义,就需要交由第三方来进行统计,特别是要由用人单位来进行评价。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数百年的办学经历中所总结出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吸收、引进。
近20年来,中国大学进入了发展的迅猛期,言必称建设一流大学,几成部属高校的统一说辞。高等教育办学出现“中国模式”,这当然值得鼓励,但要搞清楚的是,就业根本上是学生的、社会的责任,而不是高校的责任。高校需要营造的是良好的求学、思考、创新氛围,提供一定的就业指导固然必要,但为了提升就业率做过多工作毫无必要。某种程度上,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弱化就业率的概念就显得极为必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