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袁士畴研究员:农药替代物研究空白是“悲哀” |
|
■本报记者 倪思洁
“现在,农药替代物方面的研究还是科技界的一个空白。”5月5日上午,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士畴在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主办的科学沙龙上说,“中国农学界很悲哀,做植保的人只知道用化学农药,改改配方;做土肥方面的人,就死死地啃着化肥作研究。很少有人去研究农药替代物。”
此次沙龙的主题之一是解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4月24日,《安全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安全法》规定,国家将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速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和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农药。同时,法案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
《安全法》首次写入了关于限制剧毒农药和高毒农药的内容,袁士畴表示,这带有里程碑性质,但还有相当大的升级空间。“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还要把化学农药从农业生产中排除出去,禁止所有化学农药在食品中使用。”
截至目前,我国已对322种农药、10大类农产品和食品规定了22933种非剧毒高毒农药的残留标准。这意味着,有两万多种非剧毒高毒农药仍可以使用,尽管其使用浓度和残留量有严格限制。
“即使是再严格,也会有残留。而残留农药在人体内会逐渐积累,吃多了仍然有毒。唯一的办法就是禁用化学农药。”袁士畴说。要保证禁用化学农药不会影响产量,就要加大对剧毒和高毒农药替代物的研究,而《安全法》也鼓励科技界抓紧研究。
袁士畴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化学农药替代物未来有5个发展方向,一是通过生物育种,选育抗虫抗病的品种;二是减少病虫传导力度,采用不同的耕作方法;三是以植物为原料制杀虫剂,替代化学产品;四是寻求农业生产方式,如通过循环农业的方式解决病虫危害问题;五是采用无危害的物理措施解决虫源等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5-05-07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