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天海 唐琳 倪伟波 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发布时间:2015/5/19 16:55:38
选择字号:
国家现代化科学图景:百年追求世纪梦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周末。许多人开车出城,踏青赏花去了。
 
但是,在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一楼多功能厅里,气氛却有点紧张。在36位应聘者面前,摆着一份现代化知识问卷。应聘者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和美国的重点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简称“现代化中心”)从200多位申请者中挑选来的。
 
答卷很快统计出来。关于“什么是现代化”的回答,只有11%是对的。
 
事实上,19世纪中叶以来,无数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而上下求索;20世纪中叶以来,新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把现代化作为国家目标,激励国人奋发向上;步入21世纪,它将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世纪,也是我们同圆中国梦的世纪。
 
为国家复兴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服务,无疑是我国科技界的历史使命,中国科学院更是肩负重大责任。2002年,现代化中心挂牌成立,它的职责是从科学角度探索中国复兴的现代化之路,为我国现代化描绘一幅科学蓝图。
 
今天,就让我们一窥这幅正在描绘和日益清晰的国家现代化的科学图景。
 
古老民族有强音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古老民族。
 
历史兴衰,朝代更迭。在18世纪以前,中国曾一度走在世界前列,创造了农业文明的辉煌历史。但是,18世纪工业革命的出现,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分水岭。
 
18世纪以来,中国的传统文明逐步走向衰落。此消彼长,欧洲凭借工业文明的势头,逐渐成为了世界潮流的霸主。为此,中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56 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告:“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198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他说:“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到达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成为了这个古老民族发出的最强音。
 
条条道路通复兴
 
西方有一句谚语:条条道路通罗马。
 
借用这个比喻,现代化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说出了他心中的疑问。
 
“要在有限时间里走到‘罗马’,必须知道罗马在哪里,通向罗马的道路有多少,哪条道路是最长的,哪条道路是最短的,哪条道路是最快的。”他说,“如果不知道罗马在哪里,你是很难走到罗马的,除非‘天上掉馅饼’,正好砸着你。”
 
中国的国家现代化,也面临着同样的课题。
 
何传启接着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知道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民族复兴,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有多少,哪条道路是适合我们的,哪条道路是不适合我们的。如果不知道现代化是什么,不知道现代化的合适路径,我们是很难实现现代化的。”
 
国家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应该如何解答,现代化中心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记者 姜天海综合报道
 
 
 
 
放眼全球:从口号到科学
 
记者 唐琳综合报道
 
 
新中国出生的年轻人,几乎都是伴随着各种标语、口号成长起来的。
 
有些口号是一种政策导向,如“向科学进军”;有些口号则是一种国家目标,如“实现四化”。很多时候,口号成为人们的语言特色、生活向导甚至是前进的动力。
 
但是,究竟什么是现代化?中国何时能实现现代化?少有人能够回答出来。
 
实际上,中国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正是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2001年以来,连续出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科学地研究了世界现代化的事实与规律,阐述了“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原理与方法”。
 
“现代化科学”是民族复兴的科学基础,中国现代化建设正在从口号走向科学,从理想走向现实。
 
现代化是什么
 
在英文里,“现代化”一词大约出现于18世纪(1748~1770年),而在中文里出现的时间则相对要晚一些,大约在20世纪初。
 
18~19世纪期间,“现代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名词,而到了20世纪,它逐步发展和衍生成为一个专业名词。今天,“现代化”既是一个多义词,也是一个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
 
通俗地说:现代化是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以及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的过程。
 
“现代化”有多副“面孔”。它既是一种世界前沿,也是一种社会选择;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奋斗目标;既是一种文明变化,也是一种国际竞争。
 
形象地说,现代化犹如一场国家发展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参赛国家你争我赶,跑在前面的成为发达国家,跑在后面的是发展中国家,前面的可以掉下来,后面的可以赶上去。
 
在18~21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经典现代化,其主要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第二次现代化则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是新型现代化,其主要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和绿色化。
 
现代化研究是对“现代化现象”的科学研究。在过去的60年里,世界现代化研究先后出现了三次高潮,即经典现代化研究、后现代化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
 
经典现代化研究与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紧密相关,后现代研究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是一种哲学思辨,它们都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新现代化研究则与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高技术和国家创新体系紧密相关,属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通力合作。
 
现代化理论是对“现代化现象”客观事实、基本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系统表述。目前,现代化理论是一个“大家庭”,虽然流派很多,但没有“统一理论”。现代化理论不断演化,不同理论对现代化的理论解释不尽相同,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现代化的特征和原理。
 
何为国家复兴
 
“复兴”的基本词义是“衰落后再次繁荣,衰落后再度兴盛”。它既是一个过程,从衰落后到繁荣的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再次达到繁荣后的状态。
 
这里还有一个容易和“复兴”产生混淆的词汇——“崛起”。“崛起”的基本词义是“突然的兴起或高起,突然出现在地平线上,从弱小到强大、从低到高”。它也是一个过程。
 
“复兴”和“崛起”,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表示一种上升趋势:“复兴”是衰落后的上升,“崛起”是直接的上升。但它们的性质又有所不同。“复兴”指曾有的先进水平或繁荣的恢复,“崛起”指实力或地位的突然提高(突起)。
 
正如《现代化科学》一书中所述:“十个手指有长短,国家水平有高低。”根据国家发展水平高低,我们可以把国家分为两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还可以细分成三组国家:欠发达国家、初等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在18~20世纪期间,发达国家的比例不到20%,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超过80%;在过去50年里,发达国家下降为发展中国家的概率约为10%,发展中国家上升为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5%。
 
《现代化科学》认为,如果一个发达国家下降为发展中国家后,经过不懈努力,再次成为一个发达国家,那就是一种国家复兴。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真正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才算真正实现了复兴,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中国曾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曾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但后来衰落成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复兴就是中国衰落后再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再次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就是从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
 
中国复兴的世纪工程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书中给出的数据,公元16~18世纪初,中国属于经济发达国家,人均GDP排名处于世界前20位以内(第14~18位);19~20世纪,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排名一度下降到世界第100位左右。其中,1820年为第48位,1900年为第71位,1950年为第99位,2000年为第79位。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化报告》进一步分析了世界现代化的300年进程,涉及130多个国家和300多个发展指标。
 
《中国现代化报告》认为,2010年,中国是一个具有初等发达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初等发达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水平,排名世界第70位左右(在人口超过100万和数据齐全的131个国家中的排名);如果按1990~2005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测算,中国现代化水平有可能在2040年左右进入世界前40位,成为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提前完成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中国有可能在2080~2100年期间进入世界前20位,真正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18~20世纪,中国从发达国家下降为发展中国家,这是从先进到落后的过程,也是中国衰落的过程;20~21世纪,中国有可能从发展中国家上升为发达国家,这是从落后到先进的过程,也是中国复兴的过程。显然,中国复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如果从人口规模角度考虑,目前中国人口已经接近14亿,发达国家总人口约为10亿,那么,21世纪的中国复兴将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世纪工程,也将是一项举世瞩目的文明实践,因为它将改变世界现代化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甚至是地理结构。■
 
 
 
 
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之利器
 
记者 倪伟波综合报道
 
 
 
英国有一句谚语:世界是一部梯子,有人上就有人下。
 
在过去200多年里,有些国家上升为发达国家,有些国家下降为发展中国家,有些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多少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做到的?该怎么办?
 
对于这类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公认的理论支撑,众说纷纭。直到“现代化科学”的诞生。
 
2010年,中国学者何传启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现代化科学”,并出版了全球首部《现代化科学》中文专著(2010)和英文专著(2012)。
 
在《现代化科学》英文专著出版时,德国斯普林格公司的新书审稿人高度评价,认为该书无疑是一项原创性贡献。
 
现代化科学是关于现代化现象和国家发达的一门新学科。它阐述了人类文明的前沿变化和变化规律,解释了国家发达的原理和方法。它认为,坚持人类发展的正确方向、遵循人类文明的客观规律、选择国家发展的合理战略的国家,就会走向成功,否则就走向失败。
 
迄今为止,关于“现代化科学”已有三本论著,分别是:《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2010)、《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2011)和《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原理和方法(英文)》(2012)。
 
国家发达与发达国家
 
《现代化科学》一书认为,国家发达是现代化过程的一个客观现象,指一些国家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和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发达国家,其他国家则属于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之间可以转变。
 
首先,从国家分类角度看,发达国家是一种国家水平分类。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现代化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推出的一系列《中国现代化报告》,主要采用了现代化评价,并根据国家现代化水平和国家实力等进行国家分类。
 
据何传启介绍,根据国家现代化水平进行的国家分类为: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80%);中等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高于世界平均值);初等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值但高于欠发达国家)以及欠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30%)。
 
而据2010年131个国家(注:指为2000年人口超过100万和统计数据齐全的国家)基于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的国家分类可以得出:现代化水平排世界前20名的为发达国家;排世界第21~43名的为中等发达国家;排世界第44~78名为初等发达国家;而排世界第79名及以下的则为欠发达国家。
 
其次,发达国家不仅仅是一种国家分类,还是一种国家分层。
 
根据联合国宪章,世界上所有国家主权平等。
 
虽然国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国家实力却存在很大差别。基于国家发展水平和国家实力的国家分层是客观存在的。
 
一般而言,国家分层指国家在国际体系的分层结构中的等级、层次及其变化。依据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分层可分为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初等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4个层次。
 
在1960~2010年期间,在131个国家中,发达国家的比例大约为13%~15%,中等发达国家约为12%~21%,初等发达国家约为25%~35%,欠发达国家约为33%~45%。
 
经研究,现代化中心发现在过去300年里,发达国家的比例不到20%,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超过80%;在大约50年里,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5%,发达国家下降为发展中国家的概率约为10%(图2)。
 
现代化与国家发达
 
在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发达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何传启说。
 
在国家层次,它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指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和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体系层次,它是一个国际分化过程,一批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
 
何传启认为,现代化是动态的,发达国家的标准需要与时俱进。发达国家可能有些领域和指标的现代化水平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家有些领域和指标的现代化水平有可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发达国家应有一个基本标准,即国家现代化水平、主要领域现代化水平和大约80%发展指标的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代化指数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80%,现代化指数排名进入世界前20名左右)。
 
国家发达的基本原理
 
在对现代文明的世界前沿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之后,现代化中心逐步解释了国家发达的原理和方法。
 
对于国家发达这样一种复杂现象,何传启提出了三种假设。
 
假设1:国家发达是一个历史现象,是国家现代化和国际互动的结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其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是少数,比例低于20%;发展中国家是多数,比例高于80%;两类国家之间可以转换。
 
假设2:国家发达与国家发展水平正相关。
 
假设3:国家发达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大约50年里,发达国家保持发达水平的概率约为90%,发达国家降级为发展中国家的概率约为10%;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5%。
 
在这三种假设的基础上,现代化中心又进一步地提出了国家发达的三个维度和三个动力。
 
何传启指出,国家发达是一个多维复合现象。
 
从理论上说,发达国家需要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现代化六个方面,都达到世界前沿和世界先进水平。从政策角度看,发达国家至少需要在先进生产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三个维度达到世界前沿和世界先进水平。
 
维度1:国家发达首先表现为具有先进生产力。生产力水平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才是发达国家。一般而言,生产力指在单位时间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
 
英国学者李嘉图早就指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缺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有些商品的价值,单只由它们的稀缺性决定。这类商品在市场日常交换的商品总额中只占极少一部分。”
 
奥地利学者熊彼特(1912)则提出了“创新理论”,用企业创新来解释经济发展。他认为:“在新产品问世之初,企业家没有竞争对手,新产品的价格完全是,或者在某种范围内,按照垄断价格的原则来确定的。”
 
目前,稀缺性大致有三种类型:自然型、管理型和技术型。其中,自然型稀缺性是由自然和历史形成的稀缺性,因而数量有限;管理型则由人为垄断等形成,常常是不合法的;技术型稀缺主要是专利和创新的结果。一般而言,技术型稀缺所决定的价值可以简称为创新价值,它包含创造性劳动产生的创新附加值。
 
在单位劳动时间里,社会总劳动创造的总价值主要包括四种价值:简单劳动价值、创新价值、资源价值和环境价值。其中,前两者是主体价值,后两者是相对次要的价值,而且具有二重性。
 
如果不考虑资源和环境价值,劳动创造的价值包括简单劳动价值和创新价值;其中,简单劳动价值是简单性劳动产生的价值,创新价值是创造性劳动产生的价值;简单性劳动包含物化劳动和普通劳动,物化劳动指物化在资本和技术中的劳动,普通劳动指人类的简单性劳动。
 
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创新价值所占比例比较高,发展中国家简单劳动价值所占比例比较高;国家水平与创新价值比例正相关,与简单劳动价值比例负相关;发达国家物化劳动比例比较高,发展中国家普通劳动比例比较高;国家水平与物化劳动比例正相关,与普通劳动比例负相关。
 
维度2:社会进步。社会进步要求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包括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等。社会公平和生活质量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的国家才是发达国家。一般而言,社会公平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由于人类个体的天生差异,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很难同时实现。按贡献分配可以促进过程公平,按需要调节可以促进结果公平。
 
维度3: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水平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的国家才是发达国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民主与参与、经济与公平、健康与教育、和平与个人安全四个方面的进步(UNDP,2002)。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人平等、消除恐惧和增加选择,维护人的平等权利,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尊重职业和生活的多样性等。
 
此外,在21世纪,发达国家的判断标准需要增加环境指标,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人与自然互利共生。
 
何传启指出,除了三个维度,创新、学习和竞争是国家发达的根本动力。而且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中,三个动力的作用大小有很大差别。
 
在技术层面,发达国家既重视创新,也重视学习,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学习。例如,高收入国家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比例、技术进口经费占GDP比例都高于其他国家。在制度层面,发达国家既重视竞争,也重视对市场竞争和收入分配的合理调节,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收入调节力度相对比较弱。
 
如何才能发挥现代化的动力因素的作用呢?现代化中心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建立多种动力模型,来解释现代化的动力机制。
 
“国家发达是一个复杂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可以有多种理论解释。” 何传启告诉《科学新闻》。现代化科学关于国家发达的原理和方法的阐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选择。
 
国家发达的战略选择
 
在21世纪,发达国家要保持世界前沿和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家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它们都需要不断做出战略选择。很多时候,选择决定成败。
 
一般而言,国家发达要求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和个人现代化六个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重点在生产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0多个发达国家,它们都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
 
就发达国家而言,其战略目标是达到和保持世界前列,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进入前10名。
 
因此,“第二次现代化路径是发达国家的必要选择”。当然,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
 
从生产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三个维度来看,发达国家可选择的重点是:大约80%的创新和20%的学习,80%的竞争和20%的调节(有些国家调节比例为30%左右);重点关注四个方面:各尽所能,公平竞争;按贡献分配,按需要调节;民主竞选,凭绩晋升;生财有道,平等互利。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上述的战略选择并不符合他们的发展需求。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约100个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存在很大差别。因为在进行战略选择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根据不同的国家发展水平进行目标选择。
 
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世界排名进入前20名;初等发达国家的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目标是达到中等发达水平,世界排名进入前40名;欠发达国家的目标则分三步走,第一步目标是达到初等发达水平,世界排名进入前80名。
 
根据目标定位,在路径选择上,不同水平国家可以依据自身条件,分别选择第二次现代化路径、综合现代化路径、追赶现代化路径。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的发展重点。
 
从生产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三个维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中等发达国家:大约40%的创新和60%的学习,85%的竞争和15%的调节;初等发达国家:大约20%的创新和80%的学习,90%的竞争和10%的调节;欠发达国家:大约10%的创新和90%的学习,95%的竞争和5%的调节;提高创新效率、投资效率和有效劳动比例;公平竞争,合理分配;按业绩晋升,按民意选择;普及义务教育,加快信息化等。
 
在现代化的国际赛场上,发达国家需要保持发达水平,发展中国家会努力赶超发达水平。现代化科学正是为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达提供原理和方法的新科学,它为不同的国家提供了新希望。■
 
 
 
 
新科技革命:民族复兴之良机
 
记者 姜天海综合报道
 
 
国家的成功与繁荣,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有着紧密的关系。
 
一次次的历史经验告诉世人,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就可能会成为发达国家或世界强国,如英国、德国和美国等。但忽视了这两种重大机遇的国家,国际地位就有可能下降,如葡萄牙、西班牙、阿根廷等。
 
2011年4月,根据中国科学院领导的部署,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简称现代化中心)开展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预测研究”。研究成果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2011年8月《光明日报》头版报道: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现代化中心所出版的《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也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首部论著。
 
把脉科技革命规律
 
科技革命是科技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科技发展既有渐进性变化,也有爆发性突变,前者是常规科技进步,后者则被称作“科技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一书指出,16世纪以来大致发生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合称五次科技革命。
 
书中认为,在人类文明史的层次上,“科学革命”不仅是科学范式的变化,而且是引发人类思想观念的革命性变化的科学变迁。
 
第一次科学革命是近代物理学的诞生,第二次科学革命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科学革命存在一种“蘑菇效应”。一个重大科学突破,往往引发一丛相关的科学突破,最后形成一次改变科学范式和人类思想观念的科学革命。
 
在过去500年里,世界技术大致发生了三次革命。
 
第一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二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三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包括电子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两个阶段)。
 
在人类文明史层次上,技术革命不仅是技术范式的变化,而且是引发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变迁。
 
技术革命存在一种“绵羊效应”。一个技术领域的技术突破,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或者辐射其他领域,促进它们的技术进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新技术群,从而形成一次改变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往往伴随产业革命,它们的时间有交叉。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可以看成是一个过程的两个视角。”书中如是写道。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启示
 
两次科学革命、三次技术革命,可以带给人们很多思考。
 
首先,科技革命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性。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具有标志、结构(主体部分、扩展或带动部分)、时间跨度、主要特点和社会经济影响。
 
但是,在他们看来,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也有所差别。前一次革命为后一次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而且,科技革命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其次,现代化中心通过研究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了科技革命的演化规律。
 
在16~18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不紧密,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是分别发生的。19世纪的百年内,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加强,技术革命以科学突破为基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与产业的联系进一步强化,相互关系多样化。许多新技术建立在科学突破的基础之上。新技术推动了科学发展,推动了产业进步。同时,从新科学、新技术到新产品(新产业)之间的时间跨度大大缩短。
 
他们认为,进入21世纪,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有可能会融合,尽管它们发生的时间会有一定的相位差(时间差)。
 
第三点是科技革命具有一定的可预期性。
 
一般而言,准确预测科技的未来是不可能的。但是,科学猜想和科技预测是一种常用方法,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未来科技的方向、特点和前景等。
 
“既然过去五个世纪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而且科技革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演变趋势,如它的时间跨度在缩小、科技的交叉融合等,那么可以预期,21世纪很有可能发生新的科技革命。”何传启表示。
 
目前,第五次科技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尚未结束,大约会持续到2020年左右。从时间顺序上看,新的科技革命将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七次科技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倒计时
 
2011年5月,《科学时报》(现为《中国科学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对策”的专题文章。作者何传启提出了一些大胆猜想:
 
从人类文明进程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是一次“新精神生活生物学和再生革命”,将提供提高生活质量和人类可持续性、满足需要和适应宇航时代需要的最新科技。
 
此次科技革命将主要发生在生命科技、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的交叉结合部,将是第三次科学革命、第四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曾如此评价第六次科技革命:“第六次科技革命是以人为本,以生命科学为先导,兼融合其它科学文明,推动人类未来的思想和行为范式的质的突变。”
 
何传启前瞻性地预测,随后将发生的第七次科技革命(约2050~2100年)有可能是一次新物理学和时空革命,科技革命将主要发生在物质科学、空间科技和能源科技的交叉结合部,将提供人类进入太空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手段,人类文明将进入“宇航时代”。
 
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预测,现代化中心大致勾勒出了10个主要标志、5个主体学科、5 项关键技术和5个扩展或带动学科等。
 
在《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的论著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未来人类将获得3种新的“生存形式”,即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因此,届时人类个体将有四种“生存形式”,书中将这一概念形象地比喻为:“人有四条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内涵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带来什么变化,现代化中心的预测是:从科学角度看,它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涉及五个学科。从技术角度看,这有可能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涉及五项技术。从产业角度看,它可能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是一次“生物经济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涉及五个学科:整合和创生生物学、思维和神经生物学、生命和再生工程、信息仿生工程和纳米仿生工程。
 
整合和创生生物学对生命本质进行解释。16世纪以来,生物学发展的基本轨迹是从整体到分子。今天,我们正在揭开人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如果把这些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组装起来,能否“制造一个生命”?生物体与机器(技术)的多种组合,能否创造新的生命形式和新的物种?
 
思维和神经生物学可以解释人脑的工作原理。人脑是思维的载体,脑神经系统是思维的工厂,它们都是如何工作的。人脑认知和创造性思维的机理,人脑信息加工、储存、提取和再现的机理等,非常有挑战性。
 
生命和再生工程是生命体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对生命的操纵有违人类的现行伦理,但是,人类将逐渐具备操纵生命的能力。例如,操纵遗传物质、神经系统,实现生物与机器的组合等。
 
信息仿生工程进行人脑信息仿生。对人脑思维和动物信息处理进行数字化模拟和仿真,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无阻碍获取、现有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等。模拟人脑认知和思维原理,并行处理和整合各种类型的信号,逐步建立非线性推理功能(直觉),具有部分人类情感。
 
第五个学科是人体躯体仿生的纳米仿生工程,包括纳米仿生器官、纳米仿生设计和制造等。纳米、信息和仿生工程的结合为人类开创一个新的工作平台。
 
现代化中心也对支撑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五项技术作出预测。
 
信息转换器技术:生物信息与电子信息的整合,是实现人脑与电脑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流和转换的技术,包括人脑的信息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人脑反向工程等。
 
人格信息包技术:人脑的电子备份与虚拟再现,是制造包含人脑的社会学和人格信息(自主意识)的信息包的信息仿生技术,包括知识工程、人工智能、虚拟人格等。
 
仿生技术:人体的仿生备份和躯体仿真,是仿制生物组织和行为的工程技术,包括纳米仿生、智能仿生、仿生组织和仿生器官(人造物质性的仿生组织和器官)等。
 
创生技术:创造新的生命形态和生命功能,是人工有目的地合成生物组织、器官、肢体和生命体的工程技术,包括合成生命、细胞和器官反向工程、生物与非生物的耦合等。
 
再生技术:生物体的体内和体外再生,是通过诱导或培养实现生物组织、器官和生命体的再生的工程技术,包括生物体的体外再生、生物和人体组织和器官的体内诱导再生等。
 
“一般而言,这五种技术会不断升级换代,就像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换代一样;仿生、创生和再生技术会相互交叉融合,五大技术有可能部分交叉融合。”何传启表示。
 
由此,第六次科技革命也将对以下五大产业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是新一代生物技术产业将融合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仿生技术、创生技术和再生技术等,实现现有生物技术产业的升级换代。
 
其次是拟人化的信息和智能产业将展开信息转换器技术和人格信息包技术的商业应用,如意念控制和人机接口,虚拟替身(虚拟医生和教师等)等。
 
最后还包括对于仿人机器人(机器人医生和战士等)等仿生产业、合成器官、基因工程等创生产业和再生医学等再生产业的技术商业应用。并可能会以仿生、创生和再生技术为基础,实现人体组织和器官的产业化生产。
 
机遇青睐有备者
 
“这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一次质的飞跃”,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曾这样评价第六次科技革命。
 
但是,面对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我国是否已经准备妥当。
 
“抓住机遇,就可能加速复兴;错失机遇,就可能延缓复兴。”何传启言必有中地指出。
 
他认为,目前,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创新机会、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领先机会、第二次现代化的赶超机会,交织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机遇”。
 
他对于“超级机遇”的概念进行了分解。首先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创新机会。
 
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持续时间约为70年(1945~2020年),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自动化与高技术、信息化与全球化、智能化与绿色化。
 
目前,处于智能化与绿色化的“第三阶段”。而这个阶段仍然存在一些“尾声机会”,德国学者称之为“工业4.0”。例如,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量子通信等;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包括智能制造(3D打印)、智慧城市和绿色能源等。
 
其次,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领先机遇。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发生时间大致是2020~2050年。
 
“现在距离它的发生还有10年左右时间,世界各国大致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是一个‘先声机遇’。”何传启说。
 
因此,未来10年,我国需要全面关注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五大学科、五大技术和五大产业,重点突破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意识转移)、网络人、仿生人、神经控制、再生医学和人体再生等核心技术。■
 
 
 
 
现代化战略:民富国强之构想
 
记者 姜天海综合报道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人类文明百舸争流。自18世纪以来,现代化成为一种世界潮流。随后在19世纪,现代化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追求,并成为20世纪的一个国家目标。
 
在21世纪,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在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在21世纪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中国伟大复兴。
 
纲举目张。在中国复兴梦的有力指引下,十多年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简称“现代化中心”)潜心现代化研究,每年都站在世界前沿提出一批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现代化的世纪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运河战略新四化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为我国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此次战略既有第一次现代化的内涵,如工业化和城镇化,也有第二次现代化的特点,如信息化和创新驱动,属于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现代化中心主任何传启在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表示。
 
他指出,2010年,中国属于初等发达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水平。因此在21世纪,中国现代化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从初等发达国家晋升中等发达国家,然后从中等发达国家晋升发达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提出了一条新的可选路线——“运河战略”,希望可以藉此迎头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
 
“运河战略”拥有怎样的基本内涵?何传启给出了一个独特视角。
 
他指出,运河战略是以未来的(21世纪后期)世界前沿为目标,选择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综合现代化路径,积聚两次现代化的精华,避免两次现代化的误区,两步并作一步走。
 
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皆是两步走:先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后开始第二次现代化。
 
中国将“两步并作一步走”,既可以走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现代化新路子,也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让中国可以迎头赶上未来的世界先进水平。
 
按照“运河战略”的原理,《中国现代化报告》先后提出了一批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图:经济现代化路径图(2005)、社会现代化路径图(2006)、生态现代化路径图(2007)、文化现代化路径图(2009)、农业现代化路径图(2012)、城市现代化路径图(2014)、工业现代化路径图(2015)等。
 
作为“运河战略”的理论基础,综合现代化理论有十个政策要点。同时,先进生产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21世纪早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点。
 
现代化“四步走构想”
 
“运河战略”要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那么,我们现在水平有多高?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给出了一个答案。在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中,中国处于70名左右(131个国家排名,不同指标表现不同);中国现代化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水平,属于一个初等发达国家。
 
几个数字可以清晰地展示当前中国现代化的现实图景。
 
201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已经完成了约92%,第二次现代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等)约为发达国家的2/5,人均国民收入约为4240美元,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2。
 
“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北京和上海的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意大利水平。”报告中的结论指出。
 
随着中国现代化现实图景逐渐浮出水面,中国未来的现代化之路应该如何规划,步子应该怎么迈,每步迈多大,这成为了现代化中心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
 
2011年,新一期的《中国现代化报告》提出中国现代化的“四步走构想”,并明晰了21世纪中国现代化总体目标的四大分解步骤。
 
中国的复兴,是全面的复兴。中国的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
 
何传启说,中国要全面实现“六个现代化”,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现代化,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也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现代化是一项世纪工程,任重而道远。
 
“和平鸽战略”的全球意义
 
一般而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两个环境因素的制约,一个是自然环境,一个是国际环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认为,中国可以制定和实施“和平鸽战略”,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国际环境,扩展中华民族的国际生存和发展空间。
 
从图3中,大家不难看出这只象征着和平的鸽身覆盖地区所具有的意义。
 
鸽身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鸽身的头部。
 
“立足亚洲,放眼全球;东西比翼,南北协作;美欧均衡,政经兼备;互利共生,协调发展;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升亚洲文明水平。”何传启指出,这是“和平鸽战略”所具有的战略特点。
 
报告经过详细的研究,提出亚洲国家联合会的总部建议建在海南岛,并将海南岛建设成为一个“自由贸易区”,让人们可以在此进行自由贸易、自由旅游、自由投资、自由购物、自由留学、普及高等教育等。
 
这份2008年出台的报告,也在当今中国逐步铺开的发展蓝图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创新驱动新发展
 
1999年何传启主持出版了《第二次现代化》丛书。在他看来,第二次现代化的动力是创新、知识和人才,国家创新系统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首次提出了“现代化的创新驱动模型”。随后,创新驱动模型被不断完善,并用于现代化各个领域。
 
在创新驱动模型中,创新是现代化的原动力。其中,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产生新科技,技术创新和新科技相结合导致新产业,新产业导致新经济,新经济导致新社会,进而推动新现代化;从创新到现代化的各个阶段都有信息反馈,形成从创新到现代化的正反馈循环驱动。
 
纵观十多年来,《中国现代化报告》所提出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思想,不难看出现代化中心的研究与中国现代化之路乃至世界现代化的契合点。现代化中心的创新,也一直驱动着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不断发展。
 
早在2005年,报告就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六个新特点,要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业化和信息化、高技术和适用技术、工业化和全球化、工业化和工业转移协调发展的新工业化之路。
 
面对城市化发展逐渐凸现出来的各种不协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和《中国现代化报告2013》又提出了新型城市化的10个协调发展。其中,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国际化、郊区化及大中小城镇、经济现代化和地区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为我国城市化均衡快速发展提供了全面的解析。
 
但是,现代化如果进行过快、过急,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随着中国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10条建议。其中,几条建议中所提出的“三”,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全面的视角:
 
发展三个生态产业:生态农业、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建立三个生态制度:生态补偿、关键岗位环境责任和关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制度;实施三项生态工程:绿色家园、绿色服务和绿色消费工程;制定三个生态战略:国家资源安全、国家能源安全和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组建三个政府机构:国家环境部、国家能源部和国家地区开发署。
 
2009年,报告又提出了“文化现代化路径图”和18条建议,包括实施“全民文化素质议程”、《中华文化振兴战略》和《中华文明精萃工程》,提升文化生活品质和文化竞争力等。
 
现代化中心提出的四大战略构想,不仅为未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勾勒出清晰的路线,也为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七巧板增添了“中国特色”。■
 
 
 
 
科技智库:交叉学科谱新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国科学院要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白春礼院长提出中国科学院“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的战略定位。而于2002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正是中科院“科技智库”和“出思想”的一支生力军。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家跨学科、综合性、专业性的现代化研究国家科研机构。它秉承“研究世界、服务中国”的科研宗旨,坚持“科学性、创新性、战略性和建设性”的创新文化,研究世界现代化的基本规律,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合理路径,如今已经成为在现代化研究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智库建设新模式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是我国现代化理论与战略研究的创新基地,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智库的创新团队,也是中国现代化研究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心采用“小实体大网络”的运行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为它的依托单位。
 
十多年来,中国现代化中心取得了一系列科研与创新成果。其中,科研成果集中收录在三种系列出版物中,它们分别是:《中国现代化报告》系列18本、《第二次现代化丛书》系列10本和《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丛书》系列14本,再加之其他4本出版物,共计46部书。其中,中文著作40部,英文著作4部,俄文著作2部。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其中,“现代化科学”和“第六次科技革命”涉及中国复兴的科学基础和战略机遇。
 
首先,为人类文明建立周期表。人类文明的要素,部分遵循进化论,从低级到高级;部分具有周期性。根据文明要素的周期性变化,可以建立人类文明的周期表。从人类诞生到21世纪末,人类文明经历4个时代16个阶段和2次现代化。
 
其次,为世界现代化建立坐标系。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不同步,不同国家处于现代化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水平。以现代化阶段为横轴,以现代化水平为纵轴,建立世界现代化的坐标系,可以对国家现代化进行“水平和阶段定位”。
 
其三,为国家现代化探索路线图。人类文明是非线性的,先后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三次转变,人类文明的路径为“之字形”。国家发展大致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第一次现代化)、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第二次现代化)的两次转变。根据国家现代化的历程和现状,可以探索和描绘国家现代化的路线图。
 
其四,为现代化研究开拓新学科。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现代化科学”“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综合现代化理论”,建立“现代化研究的坐标分析法”“世界现代化评价体系”,发现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世界现代化的水平结构和转移概率等。此外,完成和出版全球首部《CMR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CMR2008:国际现代化研究》《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等专著。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现代化中心的成果与创新,受到了国内科学界的一致好评,学术影响颇为深远。
 
来自世界的回音
 
2013年8月8~10日,由中科院发展规划局和国际合作局资助,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起和主办的“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成功举行,论坛的主题为“现代化与全球变化”。
 
论坛得到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芬兰、荷兰、韩国、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格鲁吉亚14个国家学者的支持和响应,收到论文80余篇,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共计90余人,会后出版了《世界现代化报告》中文和英文版。
 
与会学者们认为,在现代化研究领域,该论坛是首个跨学科的国际论坛,也是中国学者首次主导的多学科交叉的国际论坛,表明中国学者正在发挥引领作用。
 
论坛通过的《现代化论坛宣言: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的综合公告》,不仅是世界现代化研究60年历史上的首个“现代化宣言”(国际共识),也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为世界现代化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和交流平台,是我国学者为世界现代化研究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而不得不提的是,《现代化科学》和《中国现代化报告》提出的科学原理和研究方法,也受到美国和欧洲同行专家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1年,由俄罗斯科学院翻译的《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俄文版正式出版,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拉宾教授主持翻译。俄罗斯科学院将俄文版分别送达俄罗斯总统府、总理办公室、相关政府部门、有关院士及有关研究所所长,而拉宾院士也从2010年开始采用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连续对俄罗斯83个地区进行现代化评价。他发现,2010年俄罗斯64个地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19个地区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
 
 
 
 
中国复兴:一幅现代化图景
 
 
自19世纪以来,现代化就成为中国发展的主题。经过两个世纪的上下求索,前赴后继,中国复兴的现代化之路仍在不断推进。
 
回首过去的300年,世界上大约有20多个国家10亿人实现了现代化。而在21世纪的100年里,中国将约有14亿人要实现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的任务超过发达国家的总和,中国现代化的挑战史无前例。
 
只能靠自己,只能靠创新,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如何才能为中国“量身定制”自己的现代化之路?既是中国科学家肩负的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科学挑战。
 
只有开展科学的现代化理论和战略研究,探索一条契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新路径,才有可能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中华复兴应可期
 
16世纪以来,每个世纪都有重大事件发生,它们改写了人类历史。
 
16世纪:哥白尼学说诞生;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大国。
 
17世纪:牛顿力学诞生;荷兰成为世界大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地位下降。
 
18世纪:蒸汽机和机械发明;英国成为世界强国,印度成为殖民地。
 
19世纪:发电机和内燃机发明;德国成为世界强国,中国成为半殖民地。
 
20世纪:计算机和互联网发明;美国成为世界强国,苏联解体。
 
21世纪:会发生什么科技大事?会发生哪些大国兴衰?
 
显然,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而且与中国复兴紧密相关。
 
何传启在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说:过去五百年世界科技发生了五次革命,目前第六次科技革命正向我们走来。在前五次科技革命中,中国错失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国际地位一路下滑;在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中国表现平平且收获不多。如今,即将来临的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早已指出,16世纪以来,在世界舞台上,每个世纪都会发生大国兴衰的重大事件。因此,21世纪必然会有大国兴衰。
 
“我们预测,中国有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和发达国家。”何传启说。
 
目前,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来临已进入倒计时,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专利争夺早已悄然展开。如果能够精心谋划和超前布局,抢占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中国就有可能乘势而上,重铸中华文明的辉煌时代。
 
科技杠杆“四两拨千斤”
 
早在公元前,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就发现了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科技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
 
一般而言,世界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很多,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科技投入占GDP比例一般为2%~3%左右。尽管科技所占比例不高,但是,科技却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给科技创新一个支点,它可以推动现代化。合理完善的创新制度和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可作为科技推动现代化的一个支点。
 
“现代化科学”是科学大家庭的一名“新兵”。同样,给现代化科学一个支点,它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组建“国家现代化研究院”,设立“现代化研究基金”,开设“现代化理论课”……它们是科技推动现代化的支点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历史长河里,中国有过辉煌,有过辛酸。如今,在决定中国命运的21世纪里,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没有什么能够限制中国创新的动能。
 
中国14亿人的全面现代化,将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5年4月刊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