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 |
神狐海域研究有助南海水合物勘探 |
|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谢舜源)记者6月30日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获悉,该所苏明、杨睿、乔少华等研究人员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合作,对神狐海域含气流体运移特征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相继被《地质学报(中文版)》《天然气工业》《海洋地球物理研究》《地球物理学报(英文版)》录用和发表。
神狐海域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白云凹陷南侧,是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重点研究区域。2007年我国首次在神狐海域实施了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并钻取水合物实物样品。
课题组在研究区内共识别出垂向和侧向两种运移通道类型,指出水合物钻探区内以气烟囱和伴生断层(微裂隙)作为主要的运移通道,揭示了含气流体运移的地球物理异常响应,证实钻探站位处存在明显的含气流体运移特征和地质记录,似海底反射之下可能存在大量游离气的聚集。
此外,研究人员通过对钻探区和邻区LW3-1井区的分析,提出钻探区内“气烟囱+伴生断层”的通道运移效能要低于LW3-1井区“大尺度断层+底辟构造”的通道类型。
据介绍,含气流体运移被认为是海域水合物形成和赋存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也是揭示水合物成藏机制的关键。神狐海域含气流体运移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将有助于深刻揭示研究区内水合物的赋存规律和成藏机制,并为南海北部水合物的进一步勘探提供参考。
《中国科学报》 (2015-07-01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