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先生是位96岁的知名老太太。
这不仅因为她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的夫人,不仅因为她曾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今国科大)任教时教过许多学生(包括现在一些知名的科学家)英语,更因为她在离休以后,还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干了许多“分外”之事。
近日,李佩又一次在中关村主持了一个研讨会,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森根先生讲起了《周有光先生的故事》。整个5月,每周研讨会都举行活动,李佩都参加。
一位96岁的老人还在做事,还在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关系,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细看李佩的人生,她一直在不断地追求创新。
李佩1947年去美国留学,1956年与丈夫郭永怀一起回到祖国。
1978年,中科院在全国第一个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研究生聚集到了研究生院。这时的李佩被调任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负责人。当时,研究生院还招聘了一批外籍英文教师,其中一位带来了TOEFL试卷。受到TOEFL注重听力和阅读的启发,李佩对研究生英语的考试方法做了改进,把TOEFL的出题方式首次在国内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外语成了时尚。但是国内英语教师奇缺。为了应对师资的短缺,李佩在中国首创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从1979年开始招生,为研究生外语教学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
1983年,全国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当时,已经64岁的李佩主动请缨,在中关村地区率先创办了中科院京区博士研究生英语培训点。经过培训,有许多研究生能够直接用英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了解国际科学的最新动态,相互交流。正因此,当时有人把研究生院称作北京的“第三外国语学院”。
1987年李佩离休,一直到1999年80岁时才正式离开教学岗位。
离休后的李佩,依然保持着“做事”的习惯。她和桂慧君等一批女学者,发起成立了“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名义上是中心,其实这是一个老年知识分子的互助组织,是一个老年群体自主选择和安排晚年生活的社区。服务中心随时为所在社区的老人们提供必要的服务:急救信息,家政家务帮助信息,组织老人之间互相照顾,医疗保健讲座和咨询,提供义诊和配眼镜便利等。服务中心还组织老年人学习插花等技艺,举办各种展览,展示老年人的艺术和科技作品。中心也组织了外语学习班、中老年电脑学习班、心理专家咨询、社区医疗咨询、老年合唱团、老年手工制作、古琴学习班等,大大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这些还不够。为了让离退休老人能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了解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每周还举行一次知识讲座。其内容丰富,领域广泛,分为科普、健康、时事政治、文化文艺、社会科学与法律等几个系列,邀请到的演讲人有中科院院士、研究所所长、知名人文学者等。为了这些活动,李佩付出了许多心血。
为了让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人了解和学习钱学森先生的科学贡献,李佩花了3年时间,组织一批人把钱学森在美国20年做研究时用英文发表的论文集,高质量地翻译成中文。每当遇到翻译中的分歧,一概由李佩亲自审阅并定稿。
可以说,李佩一直在创新。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创新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也包含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愿中国的李佩多一点。
愿创新成为我们民族的习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