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图片由中国数学会办公室提供)
古代数学的辉煌
早在周代,“数(学)”已是官学中必授的“六艺”之一。至迟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古代数学已形成严格遵循十进位值制的筹算记数系统,曾受法国大数学家拉普拉斯的盛赞,对人类文明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公元前后至公元14世纪,中国古典数学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宋元时期,并在宋元时期臻于顶峰。两汉时期出现了两部重要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勾股定理的明确文字记载之一;《九章算术》则是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数学经典,其中包含了“方程术”“正负术”“开方术”“盈不足术”等具有世界意义的成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数学家的工作中已出现具有相当深度的论证思想,如赵爽勾股定理证明、刘徽计算圆周率的“割圆术”、祖冲之父子对球体积公式的推导等。刘、祖的工作包含了无穷小算法和极限思想的雏形,均可与古希腊数学家相应的工作媲美。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第三个高潮——宋元数学,则是以解方程为中心创造算法的卓越时代。从两汉到宋元,中国数学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并在宋元时期达到了高峰。
明代以后,中国数学的发展陷于停滞,并随着西方近代数学的崛起而日趋落后。
西方数学的传播
17世纪初到19世纪末是中国传统数学滞缓发展和西方数学逐渐传入的过渡时期,这期间出现了两次西方数学传播的高潮。
第一次是在17~18世纪初。1606年,中国学者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完成了欧几里得《原本》前6卷的中文翻译,并于翌年正式刊刻出版,定名《几何原本》,中文数学名词“几何”由此而来。17世纪中叶以后,文艺复兴时代以来发展起来的西方初等数学知识,如三角学、透视学、代数学等也部分传入中国,特别是在17世纪50年代,发明不久的对数也传入中国。
第二次高潮始于19世纪中叶。除了初等数学,这一时期传入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解析几何、微积分、无穷级数论、概率论等近代数学。1859年,清代数学家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历合作出版的《代微积拾级》是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微积分著作。李善兰在翻译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中文数学名词,其中如函数、微分、积分、级数、切线、法线、渐近线、抛物线、双曲线、指数、多项式、代数等被普遍接受并沿用至今。
李善兰还与他人合作翻译了德摩根《代数学》等其他许多西方著作。比李善兰稍晚的另一位数学家华蘅芳也翻译出版了《微积溯源》《决疑数学》等多种数学著作,其中《决疑数学》是在中国流传的第一部概率论著作。
西方数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中国现代数学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当时整个社会环境与科学基础的限制,总体功效并不显著。中国现代数学的真正开拓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兴办高等数学教育是其重要标志。
高等数学教育的兴办
20 世纪初,在科学与民主的高涨声中,中国数学家踏上了学习并赶超西方先进数学的征程。
1912年,中国第一个大学数学系——北京大学数学系成立(当时叫“数学门”,1918年改“门”称“系”),是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的开端。当时主持数学系的冯祖荀是1904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派赴日本的31名留学生之一,也是迄今所知出国专习数学最早的中国留学生之一。比他稍晚的郑之蕃,于1907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数学,1911年回国,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清华大学算学系的创建人之一。
在这一时期成立数学系的还有: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这是一个艰苦的创业过程,许多人放弃了国外的优裕环境,为发展中华故土的数学教育贡献了毕生精力,如何鲁、胡明复、姜立夫、熊庆来、杨武之、陈建功、苏步青、孙光远、陈荩民、曾昭安。与此同时,一批在国内成长的数学家也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如傅种孙、程廷熙、刘正经、吴在渊等。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大学开始邀请外国数学家来华讲学,并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如德国的柏拉须开、斯披纳尔,美国的伯克霍夫、奥斯古德、维纳和法国的阿达马等。
现代数学研究的兴起
伴随着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形成,现代数学研究在中国悄然兴起。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者在发展现代数学教育的同时努力拼搏,追赶世界数学前沿,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已开始出现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工作。
1928年,陈建功在日本《帝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论文“关于具有绝对收敛Fourier 级数的函数类”,标志中国数学家已能生产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陈建功于1930年在日本岩波书店出版了专著《三角级数论》,是现代中国学者在国外出版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差不多同时,苏步青、江泽涵、熊庆来、曾炯之等也在各自领域里做出令国际同行瞩目的成就。
从20世纪初第一批学习现代数学的中国留学生跨出国门,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中国数学家的名字在现代数学一些热门领域的前沿屡屡出现,前后不过30余年。这反映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者们高度的民族自强精神和卓越的科学创造能力。这一点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有更强烈的体现。当时时局动荡,生活艰苦,大学迁移,他们在各种困难面前照常上课,举办讨论班,坚持研究,创造产生出一系列先进的数学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华罗庚、陈省身、许宝。
中国数学会成立
20 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数学教育与数学研究均已初步确立。在这样的形势下,数学家们开始相互联络,酝酿成立数学家团体。从1934年开始,各地数学会、社负责人,和曾经组织过学术团体的老一辈数学家互相联系,积极酝酿成立全国性数学会。
经过两代数学家几十年的准备酝酿和1934年秋以来的积极筹备,中国数学会于1935年7月在上海成立。成立大会于7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出席者33人。
数学会创建时组织机构设有董事会、理事会与评议会,其成员有胡敦复、冯祖荀、周美权、姜立夫、熊庆来、陈建功、苏步青、江泽涵、钱宝宗、傅种孙等。创办有学术期刊《中国数学会学报》与普及性刊物《数学杂志》,1952年与1953年这两个刊物先后改为现名《数学学报》与《数学通报》。
数学会成立后的会址设在上海亚尔培路(现陕西南路)533号中国科学社。建国以后,数学会的会址一直设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数学会于1951年8月在北京,1960年2月在上海,1978年11月在成都,1983年10月在武汉召开了第一、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华罗庚连任前三届理事长。在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推选了华罗庚、苏步青、江泽涵、吴大任、柯召为名誉理事长。第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届理事长分别为吴文俊、王元、杨乐、张恭庆、马志明、文兰、马志明和王诗。
数学会于1985年12月在上海隆重举行50周年年会。周培源、周光召等出席并讲话,陈省身、H. Cartan等15名外国数学家应邀出席。1995年5月,数学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了“中国数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60周年年会”,朱光亚、路甬祥等出席,陈省身、丘成桐等应邀出席并作学术报告。两次年会的主要内容都是学术交流。
2005年7月,数学会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召开了“中国数学会成立70周年学术年会”。
数学会设立了“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钟家庆数学奖”(委托)。目前,数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有《数学学报》、Acta Mathematica Sinica、《应用数学学报》、Acta Mathematical Applicatae Sinica、《数学进展》《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应用概率统计》《数学通报》和普及性刊物《中学生数学》《中等数学》。
中国数学会是中国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上级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数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数学工作者,为促进数学的发展,繁荣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与提高,为振兴经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
中国数学会的主要工作有: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数学刊物,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举办数学竞赛,开展普及工作,组织促进数学教育改革的活动,向中国科协推荐国家奖与院士候选人,根据国家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举办培训班或讨论班等。
目前,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成立地方数学会组织,它们独立开展各项活动,中国数学会为其提供协调服务。中国数学会下属的学科分会有计算数学分会、概率统计分会、生物数学分会、数学史分会、均匀设计分会、计算机数学专业委员会、奇异摄动专业委员会等。目前中国数学会的工作机构有: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普及工作委员会、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传播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数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学会办公室。
中国数学会会员资格规定为在科研、教育、生产企业等部门从事数学或与数学有关的工作,相当于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数学工作者。现有会员5万多名。
8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数学会在推动我国数学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将数学科学应用到国民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
中国数学事业巨大发展主要表现为建立并完善了独立自主的现代数学科研与教育体制;形成了一支研究门类齐全、并拥有一批学术带头人的实力雄厚的数学研究队伍;取得了丰富和先进的学术成果,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比例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数学更进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时期,特别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活跃于国际数学前沿的青年数学家。
中国数学会成功举办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2002,ICM-2002),极大地影响和鼓舞了我国广大数学工作者。中国数学家的学术论文大幅度增长,论文总数和被引论文总数双双稳居世界第二,国际先进水平成果不断出现,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全国数学界与时俱进,和谐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数学家正在为把中国由数学大国发展成为数学强国而努力奋斗。■
(撰稿人:张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