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通过验收 |
白春礼杨雄林念修出席 |
本报上海7月28日讯(记者丁佳、黄辛)今天上午,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大科学装置——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在沪通过国家验收,这意味着这个集各种大型科学仪器和先进技术于一体、被誉为探索生命奥秘的“国之利器”正式“亮剑出鞘”。
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出席验收会并讲话。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恩哥,上海科技大学校长、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领导小组组长江绵恒等参加会议。
白春礼表示,在“率先行动”计划中,中科院将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大科学研究中心,作为研究所分类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同时,中科院大科学中心建设是“十三五”期间推动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积极探索,希望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中科院将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海市,将中科院在沪地区的各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好、建设好、运行好、管理好、使用好。
白春礼还就上海设施下一步的运行管理工作和推动上海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他说,要加强设施运行管理,确保设施安全高效运行,成立专业化的运行管理机构,组建并稳定一支高水平的专职运行维护和管理队伍;要加强共享共用,提高设施的开放服务水平,上海设施要广泛吸纳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家,最大限度地实现设施的公益性价值;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支撑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还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为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累经验。
杨雄指出,上海设施通过验收后正式运行,对提升我国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将有力地帮助上海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希望上海设施能发挥大科学装置对高端人才的集聚优势,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验收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法人单位建成了国际一流蛋白质科学研究支撑体系,圆满完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建设任务,大大提升了我国蛋白质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其总体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验收委员会专家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
《中国科学报》 (2015-07-29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