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8/17 9:44:40
选择字号:
科技帮扶:提升枸杞产业竞争力

 

由于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枸杞产业发展存在诸多瓶颈,中科院西安分院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政府联合组织中宁—中科院枸杞产业科技合作项目,效果显著。

■本报记者 张行勇 彭科峰

每年的七八月份,炎炎夏日,正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枸杞新果上市的季节,果农们忙得热火朝天。

在宁夏,枸杞栽培已有500年历史,品质上乘,明清时列为贡品,是唯一被新中国药典载入的枸杞品种,当地人骄傲地称之为“红宝”。而“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来自枸杞产业。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当地枸杞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瓶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作为中国科学院在西安的派出机构,近年来,中科院西安分院一直致力于开展科技帮扶工作,让科技成为传统行业升级改造的力量。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中宁县政府联合组织中宁—中科院枸杞产业科技合作项目,效果显著。

为枸杞产业“把脉问诊”

枸杞产业面临着哪些困难?需要哪些科技力量的支撑?要解答这些疑惑,离不开科学家的帮忙。

早在2013年7月,中宁县就特邀中科院西安分院组织专家组前去枸杞产业园区等,为枸杞产业“把脉问诊”。

“当时我们专家组成员在中宁县,对枸杞产业进行为期两天的科学调研,与当地科技人员等就枸杞产业现代化、机械化、无害化等方面的技术利用进行深度磋商。”中科院西安分院党组书记、专家组组长杨星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作为负责宁夏院地合作工作的中科院机关派出机构,长久以来西安分院多次集合中科院在生物农业方面的创新资源优势,组织各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中卫枸杞开展多方位、宽领域的科学研究,以期解决制约中宁枸杞产业发展做大的源头问题。

2014年,中科院首批部署了涉及宁夏枸杞产业链中种植环境、引种保护、病虫害防控、新品种开发、产品功能开发等领域的5个项目。此后,科学家围绕各个领域的具体问题,开展了持续攻关。

填补多项空白

在科研项目的不断推进中,科研人员也获得了多项成果。

2014年12月,宁夏科技厅在银川百瑞源公司研发大楼主持举行了“枸杞多糖的高效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科技成果发布会,宣布解决了枸杞多糖在乙醇状态下处于高黏度、半流态膏状物难以干燥的业界难题,有效避免了传统制备方法中因高温、长时间浸提而影响枸杞多糖生物活性制备效率低的问题及实现枸杞多糖的高效制备和产业化生产。

这项成果,正是2013年3月由百瑞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就“枸杞多糖的高效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达成共识,并签订项目研发协议而攻关取得的。中科院课题负责人赵兵研究员介绍,该成果与传统工艺相比较,具有“四高一低零添加”优势,即提取效率高、提取率高、多糖纯度高、多糖活性高、提取温度低和零添加。

该成果填补了我国枸杞科研领域和市场空白,对今后行业及国家标准出台提供了借鉴性标准。

此外,在枸杞新品种培育项目组开展的枸杞品种杂交及选育工作中,科研人员通过发掘枸杞分子标记,建立荧光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完成的7个主要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及通过对相关品种叶片、果实重要形态、性状和总糖、总黄酮等主要成分的分析结果,将为枸杞新品种培育和种苗鉴定提供了指标评价基础。

推动作用显著

“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污染、以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的枸杞害虫绿色防控方式是枸杞害虫防治的目标和方向,其成功与否也是中卫枸杞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一环。”杨星科指出,在宁夏大地公司枸杞种植基地,验收专家针对枸杞绿色虫害防控技术具体实施方法、实施效果、技术成本、对枸杞自身生长发育以及果实特征影响进行了仔细询问,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对枸杞多发病虫害状况进行了调研,并有针对性开发出物理覆盖除草保水技术和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效果良好。目前,企业已经主动扩大示范面积。

作为我国枸杞重要原产地,环境质量是中宁枸杞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枸杞种植地的环境化学污染可能会影响枸杞质量。为此,中宁县政府委托中科院生态中心开展的“中宁县枸杞产地质量状况调查及应对措施”项目自开展后,科研人员通过调查、采集上千份样品及对种植地区土壤、水、大气等不同地区环境样品和农产品采样分析,在评估得出中宁枸杞产品质量风险的主要来源的同时,对中宁枸杞安全科学种植,建立枸杞农药残留监测追溯机制以及工业产业布局提出指导性的重要建议方案。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项目实施期间,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科发局副局长段子渊,自治区农发办等多部门领导均对科技合作专项进展情况表示关怀并前往当地考察,认为这批项目整体执行情况进展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中宁枸杞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5-08-17 第6版 进展)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