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贡晓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8/18 9:24:20
选择字号:
储能行业战略地位凸显的背后

 

储能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记者 贡晓丽

日前,由上海市教委推动的“电梯安全与节能”项目被稳利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拿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电梯将被安装一种储能式电梯节电装置。此项目一出,储能界人士纷纷表示,这又是一例储能产业对节能降耗、绿色生活倡议的积极响应。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如果中国每部电梯都加装电梯储能装置的话,每年可节省电量达到350亿千瓦时以上,节电量可达到586.68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站半年的发电量。

“储能已经开始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有更紧密的对接。”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张宇蕾表示,“像上海这样联合储能的建筑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很多。”

“储能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其行业机制待健全与市场机会较少等困扰却依然存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说。

战略完备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风生水起,可再生能源正逐步从补充电力的角色向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转换。“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过程中起到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据此可以预测,全球储能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近日举行的储能国际峰会上表示。

2014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推进能源革命的四个方面,包括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

“这一年多来,我国在能源领域的相关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的推进,及‘十三五’的能源规划工作部署等。”石定寰说。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及相关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不断完善我国能源革命配套政策的开发工作。“我国在能源战略、宏观政策及政策环境方面,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石定寰表示。

“良好的创新环境下,中关村管委会也在不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先进的技术能够在中关村转化落地,在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燃料电池、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储热等储能技术,以及储能双向变流器等储能设备方面拥有一批领先的技术企业。”张宇蕾说。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张宇蕾归功于国家作出的储能产业战略规划和未来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之前,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国家电网的相关研究机构及清华大学等大学研究机构,共同研究并提出到2025年“高比例、高占比”的能源发展路线图。

“按照倒逼机制推算,到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需达到60%以上,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需占到整个电力的85%以上。”石定寰表示。

推进制高点

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我国未来的能源道路怎么走?能源革命的主要方向是什么,内容又是什么?石定寰提出,我国的能源革命,不仅要放到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更应明确发展目标,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路线图。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对储能行业同样有启发。”张宇蕾说,今年2月份,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区与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发布了关于互联网融合创新的中关村示范工程。“结合‘互联网+’能源,希望能够推动储能,乃至整个能源产业有一个新的飞跃。”

“到本世纪中期,我国的经济水平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应的,我国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也应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石定寰指出,“要实现能源的绿色化,离不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他指出,由于可再生能源转换为电力时的不稳定性和间断性等问题,储能就显得至关重要,“应该把储能作为推进能源变革、能源革命的重要发展方向,储能是未来电力的必要组成部分,储能行业的制高点代表着未来的国家能源产业的竞争力”。

我国的环境压力和能源结构调整,正在加速形成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倒逼机制。“很多国家已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并制定了发展目标和具体的执行方案。”石定寰认为,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提出能源革命的具体发展路径和实现的可能性,寻求社会多方资源,并最终达成共识,为实现国家的新能源目标而共同努力。

困扰犹存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新能源目标如何实现,社会资本如何引导向能源产业转移,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俞振华坦言,新能源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经济性模型有待建立;储能在能源互联网当中的市场机会有待提高,这些都是储能行业的发展瓶颈。

“产业破冰是我们正在思考的事情。”俞振华说,中关村储能联盟成立之初,核心工作是围绕具体应用提出了三个重点方向,“一个是新能源并网,包括风电和光伏并网,另外还有电力辅助服务和车电互联”。

中关村储能联盟希望能够和市场结合得更紧,将联盟定位成一个技术、产业政策、金融能够互动的服务平台。俞振华介绍,联盟专门成立了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基金,在此基础上积极学习光伏金融的各种经验教训。“未来我们希望在储能领域能够为金融机构做好服务和配套工作,支持储能产业有序发展。”

“做这些项目的过程中,联盟引入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厂商,希望未来能够促使储能应用成为核心,真正为储能技术厂商创造尽可能多的市场机会和产业合作机会。”俞振华说。

“产业促进中心也构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未来的分布式光伏加储能微网新模式、车电互联和储能发展的潜在应用、需求侧管理、电力辅助服务、电力服务新模式等等话题,储能怎样和大的产业格局、行业发展机会结合进来,大家都能够互相交流和借鉴。”张宇蕾说。

中国正面临着能源发展的关键时期,张宇蕾希望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制定,各个联盟、企业、社会、高校都能够参与其中,为储能产业的生态系统建设,未来重点发展的技术和模式,以及重点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中国科学报》 (2015-08-18 第6版 能源)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