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晶晶
近日,由莫腾·泰杜姆执导的电影《模仿游戏》正式在院线与广大中国影迷见面,受到了广泛好评。科学家艾伦·图灵的故事再度受到大众关注。
该片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传记《艾伦·图灵传》,讲述了“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的传奇人生,故事主要聚焦于图灵协助盟军破译德国密码系统“英格玛”,从而扭转二战战局的经历。
男主角艾伦·图灵由深受中国影迷喜爱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继夏洛克·福尔摩斯之后,“卷福”再次创造了一个自己在大荧幕上的标志形象。
略有遗憾的是,2月23日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卷福”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但奖项最终却被另外一部科学家传记电影的男主角埃迪·雷德梅恩获得,而埃迪·雷德梅恩饰演的科学家不是别人,正是现在依然活跃的斯蒂芬·威廉·霍金。
同一年奥斯卡颁奖礼上有两部科学家传记类电影大放异彩,这在历史上十分少见。但给科学家拍电影这件事情,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流行。
那些拍给科学家的电影
聊起自己喜欢的科学家传记类电影,科幻作家星河滔滔不绝。他在采访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除了《模仿游戏》《万物理论》《美丽心灵》这样的“大片儿”之外,在他看来,比较小众一点的《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致命魔术》也都是“不错的科学家电影”,“还有BBC拍摄的另外一部关于霍金的电视电影《霍金的故事》,也很不错”。
“与科学家相关的电影不少,但科学家传记类的电影,其实数量并不多。”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罗兴波表示,“正在上映的《模仿游戏》还没去看,但以前也有过关于图灵的电影,只是貌似不如《模仿游戏》出名。”他告诉记者,其实除了这几部近几年拍摄的、为众人周知的科学家传记电影之外,另外还有《居里夫人》《达尔文的至黑时刻》,以及国内拍摄的《钱学森》《邓稼先》《蒋筑英》《袁隆平》等。
除了电影之外,星河还特别提到了《生活大爆炸》,这部在国内非常受喜爱的美剧,在无数剧迷心中塑造起了严谨到有点古板、进而十分可爱的科学家形象。“《生活大爆炸》尽管属于一个带有搞笑性质的美剧,但描述了真正的科学家形象,尽管有些夸张。”除了《生活大爆炸》,星河说自己还一直把《暗物质》也归为描写科学家的电影,“主人公至少算是科技工作者吧,尽管后来他犯下了杀害无辜的罪行”。
科学家的“致命”魅力
影评人、编剧史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传记电影是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阿波罗13号》。“它不是一个具体历史人物的传记,而是若干历史人物集体的传记。讲的是美国航天史上一次失败的航天计划执行。”
史航十分推崇《阿波罗13号》中体现的科学精神,用他的原话来说是所有“闪耀的”“最完美的”科学精神。“曾经作为主力后来成为备胎的人,当伙伴在太空中遇到危险的时候如何行动;以及那些高能的科学家们,最后用太空舱里那些最简单的东西,成功研制出一个外形无比丑陋的空气过滤器时的那种兴奋,不弱于任何他们以前的发明。”而除了科学精神之外,对史航来说,《阿波罗13号》也让他看到了“科学精神至上的人类对于成功和失败该如何经受如何等待,这部影片是最完美的概括”。
罗兴波和星河都将讲述约翰·纳什故事的《美丽心灵》列在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传记电影榜首。在二人看来,《美丽心灵》的最大优点在于优秀的剧本。
罗兴波总结说,《美丽心灵》“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而不觉得突兀,让观众有强烈代入感,对纳什的形象描写很丰满。”对比一些流水账形式的传记类电影,俨然更符合电影这种艺术载体的叙述要求。
谈到科学家传记类电影的最大魅力,罗兴波认为主要原因是电影很好地将“看起来很‘高大上’、离公众日常生活很远的科学家,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比如前面提到的三位主角——纳什、霍金、图灵,都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从公众的角度来看,这些科学家是充满神秘感,而电影可以用一种艺术化的表现方式,拉近公众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另外,除了科学之外,其他的内容可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纳什的精神分裂症,霍金的爱情,图灵的同性恋。”
还原真实与艺术追求
传记类电影经常受到争议的部分,正是历史事实与艺术加工之间关系的平衡。看到从小在教科书里出现的伟大科学家,以另外一番模样在电影里出现,有些观众表示“无法接受”。
“电影和历史完全相同,基本上不可能。”罗兴波指出,《美丽心灵》中的纳什,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相似的,“但其实这部电影大篇幅放在纳什的精神方面,而对年轻的纳什在博弈论上的成就表现得不够充分。”
星河同样也认为历史和艺术显然不可能画上等号,“既然是故事片总要虚构,而影片情节的优劣与否往往直接受到虚构程度的影响,而虚构就会伤及真实。比如历史上纳什的妻子应该没那么漂亮,但一个漂亮美人的爱情显然会让观众在欣赏影片时更加投入。”
“既然是电影,就可以而且应该加入艺术创作,在不影响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必要时可以增加矛盾和冲突来表现,让原型更丰满。”在罗兴波看来,科学家传记电影既然是一部电影,就需要符合电影的特征,比如吸引观众、看重票房等。因而衍生出的对剧本的要求,并不难以理解。
“而科学家的特征,反而是次要的,他们只是一部影像作品的主角。过于严肃地叙述科学家,反而减少了电影的特征。如果要追求还原科学家的历史真实,有很多比电影更合适的表现方式。从我个人角度来看,科学家传记电影,只要不违背基本事实,可以偏重艺术性。”
写过不少科学家报告文学的星河则表示“这个实在不好说”。他解释说:“报告文学要求绝对真实,而我本人也有一种对事实近乎病态的追求,最终只能靠文学化的语言和构造来实现其‘文学’效果了。”但他同样愿意给予科学家传记电影更高的宽容度,“应该允许电影艺术有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艺术加工,否则很可能是一部不成功的电影。”
中国科学家在哪里?
多少有些遗憾的是,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备受喜爱的科学家传记类电影中,缺失了中国科学家的身影。
谈到目前国内的科学类电影作品,罗兴波评价说“感觉还是以宣传性为主”,星河也同样指出国内成功的科学影像作品非常少,“几无印象”。
但王志文主演的电影《超导》是个例外,星河评价说“应该算是一部不错的科学家影片”。影片拍摄之初,星河并不看好。电影改编自山西已故作家钟道新的中篇小说《超导》,讲述了几名中国科学家与几名外国科学家在超导领域的研究竞赛——“一面是各种琐事纠缠,一面是各种条件便利,就是在这种不公平竞争的情况下,中国科学家还是仅差一点儿而落后”。星河是原著小说的忠实“粉丝”,“正因为太喜欢原著,所以对任何视像演绎都有障碍,但仔细想想这有些苛求,因为这部影片应该算是相当不错的作品了,当然主要的功劳还是基于原著的漂亮。”
相关电影简介
《阿波罗13号》
导演:朗·霍华德
编剧:Jim Lovell 、Jeffrey Kluger等
主演:汤姆·汉克斯、比尔·帕克斯顿
出品时间:1995年6月30日
剧情简介:它是航空史上的一次灾难,几乎导致三名宇航员命丧太空。但同时它又是一次奇迹,三名太空人终于凭着自己坚韧的毅力与不懈的斗争在地面人员的帮助下成功返回了地球,活了下来,创造了航天史上“虽败犹荣”的光辉时刻。1995年是阿波罗13号发射25周年纪念,影片《阿波罗13号》就是以这一次空难为题材拍摄的记实性巨型影片,讲述了宇宙飞船在接近月球时,其中一个氧气罐爆炸,造成电路失灵,三名宇航员为了生存进行一场没有很大形体动作的殊死搏斗。
《超导》
导演:王冀邢
编剧:王冀邢
主演:王志文、李志舆、吴坚
出品时间:1998年
剧情简介: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高科技领域一场世界范围的低温物理超导研究竞赛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热情关注。在此背景下,一批中国的物理学专家在林亚眠老教授和青年物理学家贝小知的带领下,建立了“低温俱乐部”。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以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奉献着他们的聪明智慧,使停滞数十年的超导研究得以深层次的进展并取得重大突破,从而赢得世界各国科技界的尊敬。影片歌颂了中国科学家的拼搏奉献精神。
《霍金的故事》
导演:菲利普·马丁
编剧:彼得·莫法特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迈克尔·布兰登、菲比·尼科尔斯
出品时间:2004年
剧情简介:1963年,霍金21岁的人生发生了一悲一喜两个重大事件。这一年他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当时大夫预言他只能再活两年。这一致命的打击几乎使霍金放弃了学业,但生日舞会上一个女孩的出现神奇地改变了一切,她就是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简。
影片采用双线叙述的手法,以描写21岁患“运动神经细胞病”霍金的剑桥生活为主线,穿插两位“发现宇宙大爆炸残余的辐射”的科学家接受电视采访的过程。
《中国科学报》 (2015-08-21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