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俊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9/28 9:06:08
选择字号:
许昌学院:基金阳光照亮攀登路

 

“加上今年的3项,我们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可以说,我们团队取得的这些成绩,跟自然基金一直以来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没有自然基金的支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研究局面。”在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许昌学院副院长郑直这样表示。

从2006年取得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之后,郑直带领的课题组在十几项自然基金的支持下,依托许昌学院微纳米表面材料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组建了2015年通过验收的河南省微纳米能量储存与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

许昌学院位于河南省,是2002年才升本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十年前,它的基础研究还几乎为零。2005年郑直在香港中文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回到许昌学院组建研究所。第二年,郑直第一次获得自然基金资助,给该校许多热爱科研的教师带来了希望。经过10年不懈努力,研究所已从创建时的两名固定人员、面积不足100平方米发展成为固定成员40名,面积360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近3000万元的省重点实验室。

2008年,郑直的又一项目获得了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在资助下,郑直课题组目前可以在导电基底溅射或镀上金属单质代替金属片,将卤族元素替换为硫族单质,从而可能制备出系列具有光电响应的薄膜和器件,为功能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开辟一条新途径。

2012年,《基于室温制备的Ⅰ-Ⅵ族纳米晶的本体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界面微结构与光伏性能研究》再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将研究重点深入到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作和光伏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

郑直说:“从开始研究方向的转变,到实验体系的扩展和建立,再到太阳能电池器件探索和正在进行的机理性研究,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近十年来,自然基金为许昌学院怀揣着科研梦想的年轻人打开一扇门。“在我们前行的路上,繁荣基础研究这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主体功能在我们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郑直说。如今,郑直团队先后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截至2015年7月,在《美国化学会会志》等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今年,我们再获3项资助。此次资助中,让许昌学院广大青年教师受到极大鼓励的是,其中一项资助的获得者是只有硕士学位、助教职称的青年教师雷岩。”郑直最后表示。(史俊庭)

《中国科学报》 (2015-09-28 第8版 基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