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芷
最近,陕西岐山县蒲村镇给残疾人发放过冬福利一事引发热议。这本是好事一桩,但当地一位残疾老人家属举报称,所谓的“过冬福利”是超短裙和超短裤,老人根本没法穿,有“被戏弄”的感觉。事发后,岐山县蒲村镇政府回应称,此次是由宝鸡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宝鸡市残疾人联合会接受上海某公司捐赠,分配给岐山县残联的捐赠衣服大多为女装,并要求尽快发放到受助人手中,不能截留。
这种“好心办坏事”的乌龙似曾相识。2014年冬天,郑州残联便给每位残疾人发了两套裙装,收到衣物的男士感到心里不舒服。而河南省残联回应称,衣物由女装厂家无偿捐赠。
献爱心本是好事,却屡屡事与愿违。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乌龙再次揭了福利机构本位主义作祟的短。如果官方福利机构不摒弃这种惯性思维,履行好服务职能,类似尴尬或将成为常态。
当下,捐赠人和受赠人之间通常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企业根据自有资源捐赠,有什么就捐什么;受捐方被动地等捐赠,发什么就收什么。长此以往,这种“知己不知彼”的捐赠,不仅无法让捐赠物资到达最需要的人手中,还会造成捐赠物资的浪费。
正因如此,官方基金会、联合会等第三方机构的工作便尤显重要。企业家之所以委托基金会或联合会进行捐赠,恐怕也是考虑到自己对当地百姓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而眼下,这些官方福利机构的本位主义作风却令人失望。
理论上,发放捐赠物资本就是地方残联的工作职责之一。地方残联与残疾人联系紧密,直接为残疾人服务,是最了解当地残疾人情况的官方组织。将短裙发给老翁的乌龙,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残联不了解当地残疾人的需求分布情况,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残联只顾完成上级交派的任务,不顾工作效果,对于爱心捐赠的尊重不足。
从市级福利机构的表现看,宝鸡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宝鸡市残联在发放物资一事中也有本位主义之嫌,只顾及了自身的工作效率,忽视了捐赠物资在分配比例和方式上的合理性,没有从下级单位和全局的角度考虑捐赠物资的分配问题。首先,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业务之一是接受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因此理论上在福利基金会集中资源再分配的过程中,是有可能将物资合理分配给地方组织的,至少能避免出现分配给某个地方的物资“大多为女装”的尴尬。其次,要求“尽早发放不能截留”原本是好意,但在冬天发放夏季物资,明显是工作中没有考虑受赠人的需求,导致欲速而不达。
总而言之,无论是爱心捐赠方、受赠方还是作为第三方的基金会、联合会,这样的乌龙都是大家不愿看到的。要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需要这些官方慈善组织驱除本位主义思维,用更“走心”的行动和更全局的眼光,将慈善传递下去,让爱心蔓延开来。
《中国科学报》 (2016-01-07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