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剑
当下,人们对中国教育的评价可以概括为:基础教育死记硬背,高等教育水平落后,而造成这一恶果的源头在高考。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前者要加强素质教育,后者要提高批评性思维能力——也都与这样的评价和因果有关。然而,近期韩国学者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却颠覆了这些固有的刻板印象。结果显示:中国的高中生创新思维能力领先于世界,而大学则让大学生止步不前。
论创新性,中国名校学生弱于非名校学生
今年8月,一篇并非发表在顶尖刊物上,且篇幅仅有8页的学术研究文章,却因为对比了中韩两国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别是指出了中国顶尖大学的学生缺乏创新性而为媒体所关注。
这篇文章发表在2016年8月《亚太多媒体统合艺术人文与社会学》杂志上,文章来自于韩国庆北大学两位研究员所做的一项研究。他们以中韩两国大学生的创造性差异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两国商学院学生的创新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他们首先将大学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排名在前30%的高校,第二组为排名在后30%的高校。这里的“排名”依据的是大家一般公认并接受的排行榜,而且将工业大学和艺术类院校排除在外。前者为名校,后者则为排名靠后高考。
研究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中国名校学生的创新性,比排名靠后高校的学生要差。
在同样对韩国名校与排名靠后的大学的调查中,韩国名校学生的创新性则略强于排名靠后高校的学生。这一研究结果更加强化了中国名校大学生创新性较差的结果。
在分析这一令人诧异的研究结果时,研究人员将原因应归咎于中国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文化,以及大学期间大学生工作量过于繁重。研究指出,中国名校,特别是顶尖高校的学习环境带有强烈的竞争色彩。大部分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应付考试和获取各种考试证书之上。对于这些名校的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变成了中学生活的一种延续。
斯坦福研究:中国学生浪费了大学时光
上述研究结果并非孤证。
2016年7月30日,《纽约时报》也发表了一篇以《研究显示中国学生具有超强的批评性思维能力,进入大学后停滞不前》为题目的文章,透露了斯坦福大学一项尚未完全公开的研究成果。
该课题研究人员发现,中国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在经过了两年的大学学习之后,在批评性思维能力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提高;而与此同时,俄罗斯和美国相同专业的大学生则在批评性思维能力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该项研究指出,过去人们都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都是以考试为导向,令人生厌,所培养的都是只会死记硬背基本事实的学生,他们往往缺乏深层推理的能力。但最近的研究显示,中国所培养的学生具有世界上最强的批评性思维能力。
这样的结果自然令人欣喜,但接下来的说法却又令人沮丧。因为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中国学生在批评性思维能力上的优势,到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消失了。换句话说,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将于明年发表的这一研究指出,中国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时,其批评性思维能力要比美国和俄罗斯的大一新生领先两到三年时间。这些能力包括确定假设、测试假设与划分变量之间的关系等。然而,在大学接受了两年教育后,中国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不见进步,而美国与俄罗斯的大学生则有显著提高。
与上述韩国研究人员的结论(中国学生疲于应付考试与考证书)有所不同,斯坦福研究人员罗亚卡指出,中国学校培养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在世界上占有极为领先的优势,这一点令人震惊,但到了大学后,他们却浪费了光阴,而且失去了努力学习的动力。
许多被访问的中国知名高校的大学生都表示,进入大学后,他们在中学所熟悉的那种精力充沛、要求很高的教学销声匿迹了;教师不知道如何吸引学生,所谓听课无非是在听教师照本宣科。虽然有人抱怨说大学生不努力,但有些被采访的大学生表示,在大学中,学习努力与否都能毕业,那努力学习还有什么必要呢?
由此,斯坦福研究人员推测,很多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低下是造成上述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与中国高校更加注重教师的研究能力与成果,忽视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无关系。
颠覆性研究的意义
必须承认,无论是韩国学者的研究,还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都有很明显的缺陷。比如取样人数有限,前者仅调查了中韩16所高校的400多位大学生,后者也仅对11所中国大陆高校的2700多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再比如,取样专业不充分,前者仅以商学院学生为例,后者则仅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为例。但这并不妨碍上述研究结果所具有的意义,也不应该阻碍我们去深思高等教育为此应该做出怎样的变革。
在笔者看来,上述研究具有颠覆性的价值与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改变了我们对于中国基础教育一以贯之的,只会死记硬背而缺乏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刻板认识;其次,它弱化了高考指挥棒对于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再次,它颠覆了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大学已经为学生提高批评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乐观看法。
但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相信但凡在中国高校工作和学习的人,大概都不会认为上述研究结果矛头直指大学有何新鲜之处,因为诸如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学习缺乏动力等几乎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实。那么,如果仅针对上述研究所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如何改变才能消除这些问题呢?如果把问题放大,我们也可以询问与思考:中国大学的未来路在何方?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作者手记
中国高校的三大命题:使命、目标、品格
在笔者看来,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直面现实。就上述具体问题而言,至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第一,认真对待大学的使命问题。作为大学,必须思考并拿出鲜明的使命与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不是一些无懈可击,各个专业近乎千篇一律的话语。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未来要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包括如何培养学生,通过何种途径与渠道等问题,所有教师与学生都应该了然于胸。
比如,在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更为多元的认知目标。2011年,在一份针对德国本科生与中国大陆本科生的调查显示,双方在指认哪些人为创新之人时,德国学生提到的大都是哲学家、艺术家与作家,而中国大学生提到的则都是政治家、科学家与发明家。这虽然与中国社会更加注重集体利益和更有社会影响力的人、西方社会更加注重个人以及美学特征等有关外,但大学也不应回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价值观形成时的教育责任。
如果大学将培养批评性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目标之一,那么怎样培养?通过何种渠道?怎样在课堂中体现?如何在课下让学生去思考?这都要有明确的路径。
第二,在目标方面,重视教学,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和教学实践中来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今天的大学课堂,能够吸引人的并非多数。如果不是为了考勤,不是为了考试,有多少学生能心甘情愿地坐到教室里来听课,这对教师来说是个考验。
2013年,笔者在哈佛大学作高级研究学者时,曾经认真考察过本科生的课堂。在笔者看来,哈佛大学本科生之所以重视课堂学习,一方面是其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重视课堂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以学术研究引领教学的讲课风格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讲课风格各异,并非所有教师都伶牙俐齿、口若悬河,但一堂学术性很高的课堂,同样可以凭借吸引人的话题把学生留在课堂中。
笔者一直以为,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学根本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教”的问题。作为教师,如果不去思考在课堂上“怎样”传授的问题,仅只依靠考勤、考试等手段,无法把学生真正吸引到课堂上来,更遑论实现大学的使命与培养学生具有批评性思维能力的目标了。
第三,在大学品格方面。敦促学生努力学习,加大阅读量,不放任自流,这关乎大学的水平、品格乃至尊严。必须承认,今天中国大学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高了,而是低了,甚至是太低了。从学校制度层面来说,严进宽出不应成为高等教育的常态。对于名校,特别是顶尖大学来说,凡进来者无论努力与否,皆能手捧学位证走出校门的现象绝非正常。对学生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
以阅读为例,与美国大学生相比,当今中国大学生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即便如此,几乎每个教师都能遇到没有完成阅读任务或者不去完成任务者。面对这样的情形,当今的教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甚至不敢去要求学生。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标准只能无奈地一降再降,进而放任自流。这样导致的后果极其严重,不仅丧失了大学与教师的尊严,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大学的品格与水平也会不断下降。
如今,中国名校都迈步在“双一流”建设的路上。上述国外研究并不完善,但它们在一个侧面提醒着我们:大学应有使命,目标应有落实的桥梁;大学要重教学,以研究型教学吸引学生进入教学实践;大学应有尊严,唯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
《中国科学报》 (2016-10-20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