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为开端,中国航天事业一路风雨,一路闯关。60年后的今天,在研制导弹、发射卫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等各个方面,中国航天已傲然跻身世界的前列。
告别“器不如人”时代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第十一届中国航展)于11月6日在珠海落下帷幕。此次航展吸引了不少华媒的关注。据《欧洲时报》报道,此次航展共签订了402个项目,包括价值超过400亿美元的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并成交187架各种型号的飞机。无论是展出规模、展品结构,还是参展国家、参展厂商、专业会议活动以及成交金额等,本届航展均创历史新高。
“作为国际五大航展之一,珠海航展一直深受关注。而近年来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活跃,自然引起媒体关于中国军备实力的兴趣。”非洲华文传媒集团董事长南庚戌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同样,美国《侨报》也对本次航展做了详细报道。报道称,作为20年航展后的开篇之作,本届航展上展示了代表中国航空制造业顶级水平的20系列(运-20,歼-20,直-20),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它骄傲地宣称,“中国‘器不如人’的时代正快速画上句号”。中国航空业成功地从服务于全球航空业界领先企业的“打工者”,如今转变为与其携手共谋互利发展,成为创造全球航空业新商机的强劲“引擎”。
欧洲新闻社副社长兼欧洲华语广播网总编谢乃龙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作为海外华媒,看到中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航天技术取得巨大进步,我们感到非常骄傲。”
充分展示国防实力
空军参展装备历来是媒体报道中国航展的焦点。海外华文媒体对此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南庚戌表示,“华文媒体也不遗余力地参与到舆论环境的营造中,尽量多地让国外民众和企业了解中国制造,了解中国近些年在航空航天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备受关注的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和首次进行静态展示的200吨级大型多用途运输机运-20,这两款新装备的亮相,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迈上新的台阶。
除了航空武器装备,地面装备越来越成为中国航展的又一大看点,参观者对坦克、火炮、装甲车等地面装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地面装备成体系、成建制、大规模地参展,表明中国航展不仅是世界了解中国空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窗口,也逐渐成为综合展现中国国防实力的重要平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专家林蔚骄傲地说,“众多先进的地面装备亮相,不仅增强了国人对陆军武器装备的信心,而且吸引了很多国外用户,在国际市场上提升影响力。”
据华媒报道称,运—20将要研究论证其民用市场的可能性,今后可以将运—20的技术转化为民用大型运输机,机舱后开门的设计,更方便大型民用机械、车辆的直接运入,消防车、挖掘机这些大型车辆开着就可以进入。
航空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中国航空市场的巨大潜力是难以估量的。美国《侨报》更是以“中国航空业奋起创造世界商机”为题,点明中国仍将是波音、空客争夺市场份额的主战场。双方均已为此做了布局。10月28日,波音737系列飞机已经完工和交付中心落户舟山。而空客A330的完成及交付中心,则已于今年3月在天津建成。中国航空市场为世界创造了无限的商机。
11月1日,空中客车公司在2016珠海航展上发布全球市场预测,未来20年(2016-2035),中国将需要约6000架新客机与货机,价值9450亿美元,占全球同期新飞机需求总量的18%。此外,空客公司客户事务首席运营官雷义指出,未来20年,最大的客机需求将会来自中国。
谢乃龙也对中国航空市场非常看好,“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参展的航天器数量和型号之多,自主研发的航天器技术之先进,让我们看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广阔前景。”而早在今年9月,波音公司在发布的《当前市场展望》报告中,就已预测中国将成为世界首个总价超万亿美元的航空市场。
而对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未来,谢乃龙表示,“希望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越来越好,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的新探索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华文媒体中一员,南庚戌诚恳地说:“自立、自主和自信,是我们希望向国际社会呈现的中国面貌。”另外,有航空业人士表示,正是在走出去与引进来、自主研制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的双向互动中,中国与世界在航空业界形成了更丰富、更成体系的深度交融,中国航空业的进步带来的世界性新商机不断凸显,要创造性地发展竞争与合作并进的新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