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者的圈子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流公司做产品,二流公司做品牌,一流公司做标准。”由此可见,标准掌握在能够影响行业发展的实体中。
几乎每个行业都离不开标准,可谓“无标准不立”。中国的高等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就在10月底,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透露,教育部将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颁布实施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的教学质量标准,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国家标准)。
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来了众多关注。对于即将出台的国家标准能够给本科教学质量带来什么影响,人们充满了期待与疑问。
国家标准即将低调出台
“我所理解的检验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的标准,就是本科教学评估。”北京某高校教师王丽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王丽的话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本科生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并没有系统的标准,只有原则性的要求,以及本科教学评估。然而,本科教学评估又因过度关注量化指标,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遭到一定诟病。
对于即将颁布的本科专业类国家标准,由于之前放出的风声并不多,不少人听闻都感觉到很意外。那么,国家标准的出台,又是经历怎样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呢?
记者了解到,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了制订实施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并鼓励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
据2014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召开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透露,标准研制工作自2013年7月启动。
在这次会议中,教育部明确了标准的定位是本专业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不能把目前已经开设专业的现状作为标准的底线。研制标准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省、行业部门(协会)和高校联合制定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促进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标准来规范、监管高校的办学,规范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引导高校推进改革、提高质量。
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进度,今年7月1日前,要完成标准的初稿;并陆续面向所有教指委委员、本专业类标准涉及的所有高校征求意见;于年底,将各专业类标准提交有关部门编辑出版。
本科专业,是否都需要国家标准
对于国家标准的出台,不少高教人士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作为一个行业的起码要求,这样的标准早该出台;忧的是国家标准的专业性该如何保证,标准与新办专业、就业等关系又该如何理顺?
毕竟,由国家颁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先例。国际上类似的标准,大多是由大学联合体或行业协会发布,并在一定范围内被认可、接受的。尤其是一些与行业相关的专业,如临床医师、工程师、商学院的人才培养都是由相关行业建立起一套国际论证体系来认定的。
由国家来颁布标准,专业性能否得到保证?遭遇了部分质疑。
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前几年,我国政府推行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当中也涉及了一些培养标准。当时设计了学校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其中,上位的标准包含下位的标准,“按照这个道理,最高学府的专业标准将包含了其他学校的一切,而事实上,标准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像这种不结合实际的书斋式标准,最后并没有被采用。
而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看来,由不由政府发布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由政府发布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只不过发布的主体不同而已,其要达到的目的、发挥的作用都是相似的。
除此之外,我国的本科专业有几百个,此次仅完成了92个本科专业类的教学质量标准,是否每个专业都要制定国家标准,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别敦荣、叶志明均表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有文、理、工、商、医等,不同学科门类的办学要求并不一样,办学要求清晰,与社会需求直接相关的专业(如工科类专业),要制定国家标准并不是难事,但是还有大量专业是理论性、学术性、基础性的专业,这些专业很难用比较统一的标准来规范,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是要依靠高校发挥自主性,利用自身的优势、特色办好专业。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需要国家标准。”别敦荣如是说。
专业准入,国家标准与《高教法》冲突
在2014年4月的那次会议上,教育部高教司提出,“标准”要力争成为专业准入标准、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评价标准,若有困难,也要成为专业准入标准和专业建设标准,最低要求是作为专业准入标准。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开设新专业是高校的自主权。但现实中,专业并不是高校想办就办的,开设在专业目录中的专业需要备案,预警专业需要审批。
别敦荣表示,部分新专业的开设需要政府审批还是很重要的,过去政府审批没有明确的标准和依据,虽然也有专家评审,但因评审缺乏明确、系统的标准和依据,设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了国家标准,未来的专业设置可依据标准进行审批,这对于专业审批是有所帮助的。
叶志明则提出了一重担忧,如果把国家标准作为专业准入标准,那是否还需要专业备案或政府审批?比如,有些需要控制的预警专业,部分高校会以办学实力远远超过国家标准为理由,要求自行开设。“国家标准出台之后,政府该怎样对专业进行管理是需要理顺的”。
另一个老问题,可能仍然会存在于新专业申报中。叶志明指出,高校申报新专业,并不是所有条件达标才申报,它往往会把老专业的资源嫁接到新专业的申报中去,通过集中资源实现达标的目的。比如,一所高校原先设有计算机专业,现在打算申报软件工程专业,但是师资及其他硬件不足,高校就会通过资源嫁接的方式,平移资源,出现“人还是这拨人,设备还是那些设备”的现象。如果一年内不同时申报若干专业,连着三年是可以申报三个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学科评估中,一所高校有10个相关学科最后参评的却只有2个,举全校之力参评的学科在全国排名前列,但这样的参评是有水分的,也对其他高校不公平。
“如果操作过程中可以有造假、蒙混过关的行为,其结果不可能是公正合理的。颁布了国家标准之后,上述问题同样存在,国家标准固然可以颁布,但怎样衡量并在高校办学实践中应用国家标准又是一大问题。是统一衡量,还是按个体衡量?如果是按照后者,永远可以以上述方法来实现达标。”叶志明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保底标准,能否被就业市场认可
叶志明研究团队曾做了八年上海高校博士、硕士、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分析的大数据平台。在多年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同一个专业的各高校毕业生的行业流向是很不相同的。“这个‘不同’也反映了,有无严格的专业标准,高校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流向是完全不一样的。”叶志明说。
学生所找的工作都与本专业无关,培养出来的学生到底算不算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又怎么看待符合国家标准的毕业生,却不被就业市场承认的现象?由此反推国家标准的设定,也是很值得耐人寻味的。
就目前教育部所透露,此次颁布的国家标准系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保底标准。那么,按照保底标准培养出来的本科人才,能否被就业市场认可,值得众人打一个问号。
说到国家标准与就业的对应关系,别敦荣认为,这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涉及了高等教育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学生的培养质量即便获得了国家标准、学校的认可,但用人单位就是不聘,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
“国家标准是指导性的,但具体到高校办学,还要顾及学生的多样性、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非专业能力。其中,迁移能力——从一个专业迁移到另一个专业,从一种职业迁移到另一种职业的能力很是重要。如果没有这项能力,学生即便按专业培养之后素质很高,但保不准若干年后工厂倒闭、生活场所搬迁所造成的暂时失业,因此,国家标准并不是为了培养某一职业而设定,学校也不应该只盯着国家标准培养人才,还需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别敦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