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吉臻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1/29 9:57:15
选择字号:
刘吉臻院士:“大系统”方法是能源转型关键

 刘吉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吉臻

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解决好新能源的消纳,电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当前,世界范围内掀起能源革命浪潮,其目标是使能源由“高碳”转化到“低碳”,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环境难题。大力发展新能源、实现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解决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同利用,已成为当今能源转型发展的三个关键。

在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电力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能源,其应有的角色和所担负的任务对实现能源转型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电力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很高,目前半数以上煤炭转换成了电力,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与此同时,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解决好新能源的消纳,电力将起到载体等重要作用。

解决这些问题要把能源电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发电供给侧、电网输配电侧、用户消费侧的源网荷协同,破解技术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推进能源和电力转型发展。

第一,在发电侧,要加强电网友好型智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实现发电侧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加强与新能源的协同配合将是主基调。新能源电力系统给我们提出了比过去更加复杂、艰巨的任务。加快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智能化,推动高效、清洁、灵活的发电新技术发展。

第二,在用户侧,要努力实现“电网友好型”的智能用电。据美国统计,用户有30%的用电负荷是可以平移的,即可以在电网用电低谷时用电、高峰时避开,做到用电的主动响应。这样电网友好型的智能用电,可以大大减轻电网安全的风险,提高电网稳定性,实现电能的生产、分配、消纳、使用的和谐。

第三,在电网调度方面,要加强基于“互联网+能源”的智能用电与优化调度研究。当前“互联网+能源”刚刚起步,大数据有了,但大数据云平台、数据的挖掘、知识的获取、网络安全的理论,以及多种能源的互补、冷热电联用、高效电控等技术和多种可调度资源的优化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实质性技术有待突破。

第四,推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要大力增强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同利用。新能源能源密度低,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开发成本高的缺点,它占比越高,带给能源电力系统的调度压力就越大。这就要依赖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充分利用其可调度和高可控性来弥补新能源的不足,形成包括储能、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与外送等措施为一体的多能互补、源网荷协同体系,解决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的接入和消纳问题。

最后,要重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多种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需要评价和比较,包括全生命周期下多种可调度资源的技术经济性评估,要以学术争鸣和思想碰撞来推动。技术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应该积极推广成熟的技术,而不宜盲目推广、使用正在探索的技术,避免“理想化”倾向和盲目“交学费”。力争少走弯路,最终实现我国能源的顺利转型与健康发展。(本报记者王超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6-11-2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