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世奎
我的恩师——秦蕴珊院士于2015年11月22日离世,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在眼前浮现,他的谆谆教诲时常在耳边回荡。
恩师是中国海洋地质学调查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那是在1982年的春季, 我来到了老师身边,在他的指导下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记得首次师生见面,他便给了我一个慈父般的印象。相处不久, 我便发现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学术造诣颇深的好导师。他不仅教授我专业知识, 还教我怎样做对祖国有用的人。恩师严以修身,一生秉承“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价值理念。在海洋地质学领域,不断地探索求真、勇于实践创新、学风严谨务实,热心培育后学。
在20世纪70年代, 地质学发生了一场革命, 产生了新全球构造论——“板块构造”学说。恩师敏锐地认识到海底岩石学研究是验证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他指示我投身到海底岩石学的研究上来。在恩师的倡导与组织下,自1983年先后实施了多次对典型弧后盆地——冲绳海槽的调查采样,为我日后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保障。我也于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随即被中国科学院选派去英国剑桥大学做博士后。
在20世纪80—90年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迅速成为国际地球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在老师的建议指导下, 我又选择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剑桥大学的博士后研究项目为“大西洋中脊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机制”。1990年回国便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先后开展了对冲绳海槽、东太平洋海隆和大西洋中脊岩浆作用和热液活动的调查研究。成立了“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研究”青年实验室,这是中国科学院当时首批“青年开放实验室”之一。
在跟随恩师十几年的学习和工作中,承蒙恩师诸多的教诲,其中有一句话记忆至深,并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这句话就是:“科学可以没有国界,但作为一名科学家心里却不应没有自己的祖国。”恩师走了,给我留下了悲伤,同时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怀念和此生不可忘怀的高大形象,更给我留下了献身祖国海洋地质事业和刻苦工作的力量。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
《中国科学报》 (2016-12-02 第7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