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会议第11次常会上,中国“二十四节气”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屏幕上充满了一张张动人的节令图片。
随着二十四节气服务农业生产的功能减弱,它大多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被用来展示,寄托某种情感,而与真实生活的互动并不“热烈”。可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里,二十四节气决不是过了时的“文化产品”,每一个人都可以或多或少与它产生某种“关联”。
中国“第五大发明”
在《礼记·月令》的一个注释中有这样一句话:昔周公作时制,定二十四节气,分七十二候,则气候之起。所以,汉语“气候”一词其实就是源自二十四节气。
而二十四节气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想要有好的收成,就必须严格掌握天气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在天文学中的天球座标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叫“黄道”、地球自转的轨道叫“赤道”,而黄道面和赤道面之间存在着约23.5度的夹角,因此,太阳一年四季直射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这就有了四季变化。古代中国人用日晷来测量日影的长短,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冬至,日影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春秋两季中各有一天昼夜时间相等,这两天就是春分和秋分。直到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角度为360度,因此,平均每半个月转过15度,与之相应地迎来一个节气。
清明下种,谷雨插秧。古人正是运用二十四节气来进行农田耕种管理,推算农作物生长、发育阶段,才保证了基本收成,解决了吃饭这件头等大事。
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解释,这不仅仅是因为有了更为科学的现代气象预报技术,其实,二十四节气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局限。
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最早是服务于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也就是说,它的应用首先就受到了地理的限制。这也是为什么这项发明很难向其他国家传播、套用的根本原因。
可就算在黄河流域,它也无法做到十分准确。林之光说,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天文学中太阳在其黄道上的位置等间距划分的额,四季等长,每个节气出现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但是,这个区域的实际气候是冬夏长春秋短,所以很多节气名称名不副实,比如,立春仍冰天冻地,立秋却秋老虎横行。而且,由于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不同年份间天气的冷暖差异非常大,如果每年都按照固定节气日期种地,异常天气年份收成就会很差。”
于是,古人使用了一些方法加以补救。比如以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作为参照,用物候法补充指导耕作,“枣芽发,种棉花”“楝花开,割大麦”......此外,还利用分期播种法,降低可能的损失。
从这个角度来说,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的确只是一个大概。但人们绝不能因此忽略它在中国气象学上的意义和价值。
林之光特别提到,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冬夏气候差异如此极致的国家,兼有“大寒”和“大暑”,且变化节奏快。古人用二十四节气详细描述了我国气候这种最主要的特征和规律,这在其他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快节奏的气候对应快节奏的农业。常言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中国古代农民正是以二十四节气为指导,靠着抢种、抢管、抢收的劳作方式,才使得这个文明得以繁衍生息。“称二十四节气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绝不为过!”林之光表示。
节气与中医文化
对大多数人来说,如今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以“中华岁时节令文化”的形式,继续着发展和丰富。例如,立春要迎春,清明要踏青,谷雨前要享用雨前茶,立秋要食用瓜果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生活情趣。很多地区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一些谚语,如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等等。这些谚语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含义。可实际上,二十四节气的现实作用不仅如此。
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之光认为,这种文化既然只诞生在中国,必然和中国特有的气候条件有着密切联系。正是变化急剧、变幅极大的特殊气候才有了相应的特殊医学。而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相应观,那么人们治病、养生显然跟气象要素有关。
“中医认为,‘四时’的变化,也就是春夏秋冬的鲜明温度变化,是大自然影响人体健康中最重要的变化,也是人体致病的主要外因。所以‘顺四时(季)而适寒暑’才成为我国气候条件下防病、养生的一个总原则。”他说,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温带纬度上只有最冬冷夏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才诞生中医的一个主要原因。
此外,他还举例道,从现在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观来看,秋季起于立秋节气,紧邻大暑,又热又湿,中医特区分为长夏季节;秋季结束于霜降,已近立冬,气候又干又冷。因此,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气候却完全相反,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季节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养生不仅需要区分四季,还要跟着节气走。
中医的存在和发展,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实用价值的体现。
节气与时间哲学
节气除了跟农民农业有关,与医学养生有关,也跟每个人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认知有关。
文化学者余世存将二十四节气编成了一本“时间之书”。“农民借助于节气,不仅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也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印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这是源自他的哲学感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自成时间坐标,也演化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
在小寒节气时需要有经纶意识,在大寒节气时需要修省自己,在立秋时需要有谋划意识,在秋分时要理解遁世无闷……在他看来,人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观察人的性情道理,让人在时间中认识自我、获得安顿。
可遗憾的是,现代人超越了时间,失去了时间感。“如果人们诚实地面对自己,应该承认,自己跟天地自然隔绝了。当代人为社会、技术一类的事物裹胁,对生物世界、天时地利等失去了感觉,几乎无知于道法自然的本质,从而也多失去先人那样的精神,更不用说气节。”余世存说,现代人把时间紊乱当作一种进步,把超越时间当作文明的飞跃,这是危险的。
所以,找到自己的时间,在对的时间里做对的事,然后,等待收获。
节气与博物教育
由于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会带来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人对这种文化的传承、发扬。它除了会吸引成年人的关注,还可以和孩子们产生一种连接。
去年秋天,由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策划编撰的二十四节气原创科普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火爆网络,并在今年获得了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
作者高春香一直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因为孩子偶然的一次提问,让她意识到,在农村长大的自己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居然也仅仅是那一首节气歌而已。
“之所以决定做这套绘本,是想告诉孩子们,二十四节气除了是一种文化,首先是大自然说给我们的语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聆听。”高春香说,古人仅仅仰望星空,注重观察、坚持记录,代代相传,就造就了一部世界巨著,“但不要忘记,这也是我们的孩子有能力做到的。”
所以,创作团队其实是把二十四节气作为了传达自然教育或者博物教育理念的切入口。他们选取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作为体会二十四代表地,通过对不同节气的由来、天文、气候、物候、农事、民俗节日的描述,让孩子们完整了解一个地区的二十四节气的特点。
最重要的是,绘本给孩子们留出了互动参与的空间。通过填日历、涂气温,测日影、养蚕、观北斗知节气等科学实验,竖蛋、包粽子、编蛋袋、制作荷花灯等传统技艺,让孩子们回到田野,跟随时间的线索,自发地去观察、体验、热爱和创造。
二十四节气给了我们连通自然的机会,尝试挑战旧有的教育模式。在高春香来,它的实践价值超出了过去我们对这种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