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泓:以“双创”教育,推“双一流”建设 |
|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体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一种素质教育,将会纳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之中。
■本报记者 陈彬
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根本与核心。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现实需求。
早在20世纪80年代,大连理工大学就已开始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那么,在该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朱泓看来,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重大
《中国科学报》: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校而言,尤其是对于高校中的学生群体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朱泓:高校作为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大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也是高等学校的战略任务。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关乎我们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认为,在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主要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是培养大学生创立事业、成就事业、发展事业的信念和品质,树立服务社会、奉献人生、勇于挑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做好知识的储备和能力的培养。最后是激发大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兴趣,助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梦想,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对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无论从国家发展战略,还是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抑或是促进青年学子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我们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大学,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现实需求。
“双创”教育将倒逼人才培养改革
《中国科学报》:据您的观察,目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态势如何?
朱泓: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思想的更新、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平台的打造、政策环境的配套、教育效果的评价等诸多要素。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国家、部、省、市等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高校也都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了“十三五”规划和深化综合改革方案之中,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很多省份和高校还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年度专项报告发布制度,应该说,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态势很好。
《中国科学报》:那么未来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又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朱泓:谈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它不是大学教育的“锦上添花”,也不是针对少数特长学生的“奢侈教育”,或可有可无的“课余活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体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一种素质教育,将会纳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之中。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理念追求或价值导向,也不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一种技能训练。创新融合专业、创新引领创业、创业融入专业、创业带动就业,这就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将要融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必将促进专业教育与学科前沿融合、与交叉学科汇合、与产业发展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必将推进专业教育的综合改革。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完全脱离专业教育,必须把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根植于专业教育之中。
第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会倒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示范专业、实践教育基地、项目选育基地、课程体系、教改项目、名师队伍、交流平台、指导服务、众创空间等一批建设方案的出台,必将会推动专业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方面,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培养方案,进入教学主渠道,构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专业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着力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通过“做中学”“创中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三创”融合培养新型人才
《中国科学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连理工大学就已开始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经过30年左右的探索,大连理工大学的“双创”教育思想是什么?
朱泓:研究型大学是知识传播、创新、创造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也是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任务。
为此,我校全面推进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的改革,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三创”(创意·创新·创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念,倡导学生“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主渠道,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学生,培养富有创意、善于创新、勇于创业的创新创业人才。
《中国科学报》:在具体的措施上,学校的教育又有哪些特点呢?
朱泓:大工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模块,将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列为必修课程。
其次是构建了“1234”(“一个理念、两个协同、三个平台、四个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个理念是指创意、创新、创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坚持创意驱动创新、创新引领创业;两个协同是指校内校外协同和课内课外协同;三个平台是指校内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包含1个校级示范平台和13个学部、院级平台)、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100多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3个);四个载体是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创办创新创业俱乐部。
第三是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开办创新实验班和创新创业实践班,不断完善有助于拔尖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最后是依托研究型大学学科和科研优势,为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创新文化环境。
《中国科学报》 (2016-12-29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