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肯定了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核工业迅速发展壮大,铸就了国家安全基石。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核工业面临怎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应该怎样推进我国核工业体制改革?对此,记者采访了两会代表委员。
郑砚国代表
(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思路,核电必将迎来大发展。中国工程院2015年组织开展的内陆核电建设可行性咨询研究表明:我国核与辐射安全标准始终与世界最高安全标准接轨,满足当前国际最高要求。世界上在运行的核电机组一半以上位于内陆地区,这充分说明内陆核电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建设核电强国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当前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压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能源发展无可替代的战略选择,启动内陆核电建设是大势所趋。
刘巍委员
(中核集团核电工程公司总经理)
“华龙一号”是我国持续研发的渐进型核电技术。2015年,“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和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以及“华龙一号”海外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华龙一号”成功出口巴基斯坦和阿根廷,沙特阿拉伯、英国等国也都对“华龙一号”有浓厚的兴趣,决定这些潜在意向国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华龙一号”在国内的规模化发展程度。因此,我建议国家推进“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在国内批量建设、规模化发展,这对带动我国核电技术及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李子颖委员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
核医学在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核医学普及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药品。然而,由于我国在放射性药品的研究、注册、生产、经营等环节缺乏完善、有效的政策法规,注册评审专家不足,新药注册周期长、难度大,国内研发机构及生产企业创新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核医学的发展及普及。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出台相应鼓励政策,建立有效机制,促进我国放射性药品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推动核医学临床应用的普及与发展。
万钢委员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
核能领域事关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事关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对国家经济和行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是国家战略性高新技术领域,应成为国家实验室建设的首批候选。世界核大国都非常重视核科技的发展。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相继创建和发展了核领域国家实验室。2016年科技部年度工作重点之一是启动重大创新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我国经过多年的积淀,设立核能领域国家实验室时机已经成熟,我建议在核能领域尽快设立国家实验室。
(本报记者 袁于飞 鲁博林)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