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9日,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2016—2018年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下称《推进计划》)。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优化服务的原则,到2018年,中关村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初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知识产权优势。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汪洪详细介绍了《推进计划》的有关内容。他表示,未来三年,中关村将着力推进实施中关村知识产权改革试验工程、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中关村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工程、中关村知识产权创新主体培育工程、中关村知识产权运用提升工程、中关村知识产权国际化推进工程、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工程等七大工程,提升知识产权质量,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保障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中关村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按照《推进计划》目标,到2018年,中关村企业年专利授权量突破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2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6万件,形成2-3个具有全球技术主导权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趋完善,形成行政、司法、仲裁等多元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知识产权服务优势更加突出,通过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培育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打造一批“互联网+”模式的知识产权服务新业态。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介绍了中关村创新创业和知识产权发展情况。他表示,知识产权作为助推中关村创新创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知识产权对提升中关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2015年,中关村企业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6万件,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3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1万件,PCT申请量占全市比例首次突破七成。2015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达4.07万亿元,占全国高新区的 1/7,园区企业创造增加值5557.4亿,占北京市1/4,对全市增长贡献率 36.8%。尤其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
郭洪表示,下一步中关村知识产权工作将紧紧围绕中关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创新,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附加值,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建设体系完整、运行高端、业态发达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