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倪思洁 李瑜 甘晓 陈欢欢 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6/1 8:13:29
选择字号:
共议科技创新 同奔科技强国
领导人重要讲话在中科院院士中引发热议

 

李星杰摄

■本报记者 丁佳 倪思洁 李瑜 甘晓 陈欢欢

见习记者 李晨阳

5月30日上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于上午和下午发表了重要讲话。

5月31日上午,中科院各学部召开院士会议,学习中央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院士们围绕领导重要讲话,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展开了热烈讨论。

领导人讲话“前所未有”地“鼓劲提气”

习近平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盛会,就是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党和国家领导人昨天的两个重要讲话,就像为我们科研工作者注入了一剂兴奋剂。”5月31日,中科院院士詹文龙在主持数学物理学部讨论会时说。

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谭铁牛则用了3个“前所未有”形容这份“鼓劲提气”的报告。他表示,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对国家民族的战略意义,也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确实把科技创新放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国各方面发展对科技支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需求;年轻一代在为国家作科技贡献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盛会,就是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总书记的这句话让中科院院士宋振骐感到非常振奋。

宋振骐认为,这样的提法有新意、有高度。他说:“当前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机,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铆足了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贡献最大的力量。”

中科院院士赵鹏大表示,总书记的讲话让他收获很大。“新常态让创新驱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紧迫。”他说,“一定要埋头苦干,围绕国家和市场需求开展科研工作。”

“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我很受鼓舞。”中科院院士沙国河说,“有了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再加上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刻苦的精神,我相信‘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搞好基础研究,夯实创新“基石”

在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对全国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五点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他说,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坚定创新自信,提出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中科院院士张礼和认为,要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现在大家一提到创业,仿佛跟基础研究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基础研究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但它就像是一个坚实的基础,不能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忽略了它。做好基础研究,才有可能搞好应用,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施藴渝也有类似的感触。在她看来,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它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基础研究不能通过设计来实现,必须在尊重科研规律基础上进行。“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充分体现了他们对科学研究规律的深刻认识。”

中科院院士殷鸿福则对总书记提到的尊重灵感的瞬间性、方式的随意性、路径的不确定性印象深刻。他建议让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边际更大,而对具体时间和效益的要求,不要太急功近利,真正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勇于担当,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李克强则提出,要使创新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这些嘱托,让中科院院士何雅玲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何雅玲表示,面对新常态的挑战,科学家应当深入思考科学研究如何围绕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一定要拼命干好。”

“总书记提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体会就是要有核心技术,瞄准高技术发展。”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说:“过去我们对科学发现不太重视,或者认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间有条线,认为应用和基础是分开的,实际上,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是密切结合的。”

“习总书记给科学定义的‘三性’,道出了科学的本真;给科学家的‘三权’,让我们心里更加踏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说,振奋激动劲儿过了之后,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去落实。

他特别提到了科技智库作用的发挥。“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咨询项目上,也要对社会中的热点、敏感问题进行回应。特别是当没人敢出来说话时,我们要站出来发声,这是科学家的担当。”

《中国科学报》 (2016-06-01 第3版 科技盛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