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瑜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制造业大国。如今,这些成就已经成为中国在新一轮全球经济角逐中的亮眼标签。然而,光鲜外表的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我国目前总体上仍处在工业化中后期。
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发展基础不牢等一系列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正在慢慢侵蚀着中国经济的活力,束缚着追赶者前行的脚步。
产业技术创新,似乎已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不二法门。为此,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创新委员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络组,共同承担了我国工业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为中国工业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指明了路径。
严峻的现实
当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日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而中国也因此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与冲击。
“发达国家形成了强大和高度融合的国际资本,历史原因使我国目前尚难以融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东表示,不仅如此,发达国家在成熟工业化基础上形成雄厚的技术积累,也使他们垄断着众多领域的技术发展路径。
中国是大国,这一地位要求其产业必须独立和均衡发展。“尤其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不能完全依赖于他国,必须建立大国产业体系及相应的创新支撑体系,才能够获得发展主动权。”刘东说。
作为此次重大咨询项目的专家,刘东全程参与其中。调研后,他脑子里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中国的产业技术供给存在严重的短板。
“我国的产业技术整体上供给是严重不足的。”在刘东看来,造成这种局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产业基础较差。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整个研发组织架构还是沿袭前苏联的模式,企业那时也不是创新的主体,而仅仅是工厂式的存在。
其次,改革开放后,原来的组织研发体系被打破了,各产业正在主动或被动地探索建立相应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然而,受到原有体制惯性和体制转轨不确定性的影响,新的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模式尚未形成。”刘东说。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导致了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刘东强调。
打出组合拳
3年时间的深入调研,涉及14个重要产业,50万~60万字的研究报告……这便是咨询组成员给出的厚重答卷。
但在刘东看来,此次重大咨询项目的最大亮点在于专家组成员联手打出了一记组合拳。
“这次咨询项目和以往的项目不太一样,最大的特点是‘三管齐下’。”刘东告诉记者,咨询项目组里既有来自中国工程院相关产业领域院士,也有国内有关产业技术创新领域的理论研究学者,还有一些来自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
“我们这次真的是把产业技术创新领域的专家要素集全了。”刘东笑着说。
对于咨询项目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长足的进步。此前,中国的重大咨询项目研究最大的问题就是分割严重。
“比如,专家学者们只是站在研究的角度去做功课,对产业的一些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而搞产业的人尽管很了解情况,但却很难把自己的认识总结提炼出来。”刘东如是说。
如此豪华而接地气的阵容也让企业充满期待。“很多产业中的龙头企业都参与其中,很多企业老总更是全程参与讨论。”让刘东意外的是,尽管这只是一个与钱无关的研究项目,但是企业家们却很感兴趣。“这可能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企业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渴求程度。”
通过一次次调研与座谈,企业也有了实际的收获。“在很多行业里,大家都对竞争对手的情况不是很清楚。通过参与咨询项目,终于把问题搞明白了。”尽管得到了企业者的感谢,但刘东却一点也笑不出来:“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短板。”
中国创新路
调研中,刘东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前中国企业到国外去考察学习,人家都会热情接待。但如今,这扇大门却慢慢封闭了。“现在中国和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已经到了只有一层窗户纸的状态了。很多技术只要看上一眼,就很可能实现突破。”刘东说。
这样的外部环境意味着,中国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产业技术的创新。
刘东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强调,接下来的产业发展,必须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政策制定方式,而是要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的特点和规律,差别化地进行战略谋划,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
在我国工业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研究中,专家组成员提出了组建创新发展战略委员会、建立多样化产业创新技术供给方式、成立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基金、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推进工业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
以组建创新发展战略委员会为例。刘东表示,目前各部委对许多具体产业的发展战略缺乏统一认识,对产业技术重大创新支持的持续性、针对性不强,存在“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现象。
“未来,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在工业领域选择若干带动作用强的重点产业逐个建立产业创新战略发展委员会。”刘东指出,委员会应该由官、产、学、研、用等方面人员组成,隶属国务院,可依托中国工程院等国家层面的战略咨询机构建立办事机构。
《中国科学报》 (2016-06-04 第4版 科技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