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7月22日在北京表示,中国今年有756万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较大。人社部将采取4项措施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包括要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精准帮扶。通过建立实名库,对还没有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进行摸底登记,开展有针对性帮扶。
此前,我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主要抓初次就业率,即大学毕业生毕业离校前(通常截至6月31日)的就业情况,有关部门也是以初次就业率来评价高校的就业工作。要求高校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精准帮扶,这是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延伸到大学毕业之后,而要把这一项工作做好,需要对就业评价体系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进行系统调整。
首先,应取消初次就业率统计,改为由社会第三方机构统计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一年,以及三到五年的中长期就业情况。统计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将其作为考核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表面上,这可以促进高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但这也会催生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为了提高初次就业率,很多高校都把毕业这一年作为就业季,导致大学教育缩水。
与此同时,由于就业率由学校统计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因此,有的学校就走歪门邪道,通过毕业生“被就业”“被要求就业”,以及直接编造就业数据的方式,虚报就业率。最近就有媒体报道,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数百名毕业生在报考基层服务项目时,发现自己“被就业”,无法报考。而这种“被就业”现象,多年前就存在了。
再者,既然大家都关注初次就业率,那高校会真正重视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精准帮扶吗?
社会专业机构的跟踪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半年、一年之后,就业率相比刚毕业离校时有大幅提升,半年之后大约提升20个百分点,而且,也有超过30%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一年之内“跳槽”换工作,因此,初次就业率也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客观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出发,也应该取消初次就业率,而跟踪关注毕业后的中长期就业,这也会引导大学关注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情况,持续帮助他们就业,而不是在学生毕业离校之后,就人走茶凉、“人间蒸发”。由于统计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周期拉长,这也避免大学急功近利。
跟踪、统计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需要改变目前由高校自行统计,再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做法,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独立的调查、统计。否则,由高校自行统计、发布就业情况,毕业后的精准帮扶也可能变为各种花式的“被就业”。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建立校友网络,跟踪、帮助毕业生的择业和职业发展,包括已就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未就业毕业生的择业。世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就特别重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而且,还把这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战略。在美国,评价大学的办学质量,有一项重要指标是校友捐赠率——所有已毕业的校友,有多少向母校捐赠。大学要提高校友捐赠率,不但要提高学生在读期间的教育质量,而且要跟踪帮助校友事业成功,否则,在校期间就对母校教育不满,毕业之后就和母校断了联系,校友会向母校捐赠吗?
相比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大学的校友捐赠近年来才刚刚起步,我国所有大学的校友捐赠数还不到哈佛大学校友捐赠基金的零头。到2014年,哈佛大学的校友捐赠基金达到364亿美元,而获得校友捐赠最多的北京大学累计获校友捐赠只有20.17亿元。除了直接做好校友捐赠工作之外,改革学校办学和就业工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跟踪、关注校友的职业发展,是学校提高校友捐赠的基础性工作——大学总不能坐等校友成功而讨捐赠。
因此,对未毕业大学生进行精准帮扶,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权宜之计,我国大学应该围绕长期跟踪、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改革目前的就业工作评价与就业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转变大学对待学生就业工作的态度,也转变办学理念。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本版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中国科学报》 (2016-07-28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