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2015年先进工作者系列报道⑤ |
欧阳竹:躬耕麦田卅年,碱地变粮仓 |
|
■本报记者 王晨绯
山东禹城县,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的主楼里,李振声院士书写的“黄淮海精神”五个大字醒目地挂在墙上。禹城综合试验站是中国具有影响的野外综合试验站之一,在解决旱涝、盐碱、风沙等方面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禹城农业模式”。
欧阳竹,现任禹城站站长,他是“禹城农业模式”的参与者,也是“黄淮海精神”的实践者。禹城站的实验楼里一张老照片上,年轻时的欧阳竹身材瘦削、皮肤白皙。
黄淮海里战盐碱
虽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有他的办公室,但在北京基本找不到欧阳竹,扎根禹城的三十多年里,禹城逐渐变成了他的“家”。
1983年,22岁的欧阳竹,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投身到了当时国家的重大任务——黄淮海旱涝碱综合治理工程中。几年后,欧阳竹作为禹城站的骨干力量投身至“黄淮海战役”中。他白天在地里种地,晚上回到实验室整理数据。
经过长时间的观测和试验,针对这一地区干旱、渍涝、盐碱的自然条件,欧阳竹参加的科研团队提出了一套增产的配套技术,包括多打浅水井、灌淡水,阻隔地下咸水,鼓励农民挖鱼塘、建农田搞立体种养,把地表的盐碱压下去。在“黄淮海战役”中,欧阳竹和禹城站的科学家们齐心协力,在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治理攻关任务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突破了一批盐碱地治理的关键技术。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禹城,也和三十年前的海滨荒滩不一样:嫩绿的麦苗,成块成行,向着远方蔓延。禹城的模样改变了,欧阳竹也变样了——肤色黝黑、两鬓斑白。
打造“渤海粮仓”
盐碱地得到改良后,欧阳竹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他带领团队又打造了“四节一网”的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模式,使用节水、节能、节药、节肥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的新式农业方式。
他们与当地水利部门合作,通过末级渠系改造、墒情监测、按方收费以及在农村成立用水者协会等方法,节约农业灌溉用水30%以上。同时,通过推广小麦、玉米免耕播种和合作化统一作业,节约能源50%。目前,“四节一网”的现代农业已经推广20多万亩。正是这些工作为“渤海粮仓”项目的逐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禹城站的帮助下,还有很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在禹城落地生根。当年,禹城站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了“玉米淀粉加工低聚糖”的技术。借助这一技术,禹城市现在已经成为低聚糖、低聚木糖、木糖醇“三大糖”的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的“功能糖城”。
如今,以欧阳竹参与研发的这项技术为基础,盐碱地改造技术经历了几代的演变日益成熟,并成为2013年启动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主体技术。而在由科技部、中科院联合启动的这一项目中,欧阳竹也是关键参与者,先期的科技突破让他对目标的达成信心满满:“到2020年增产100亿斤,没问题。”
农民的“送粮人”
作为禹城试验站站长,欧阳竹大部分时候在充当“协调者”角色:一方面,中科院的科研成果需要落地产生生产力;另一方面,区域发展也需要联系和集成中科院各个研究所、各方面的力量。如何巧妙智慧地斡旋其中,将中科院的优势和地方的需求结合起来产生最大效益,考验着这位站长。
欧阳竹平时话不多,但到了田间地头,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进地里主动和农民攀谈起来。“今年作物怎么样?肥料效果好吗?”禹城站附近的当地老百姓形成了一个习惯:家家户户把最好的酒收起来,等“欧阳老师”走门串户时拿出来,用最质朴的行动表达着对“送粮人”的感激。
在长期艰苦的野外科技工作中,欧阳竹共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主编出版丛书1部、专著1部,并先后获得中科院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周光召基金农业奖、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不过他本人对这些不太看重:“我们做观测,是为国家积累数据,这是要做50年、100年的工作。科学研究不能追求名利,科研成果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用不上,不能为国家解决问题,那就没尽到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三十年时间,从“黄淮海战役”到“渤海粮仓”,欧阳竹的脚印遍布鲁西北平原,他和他带领的禹城站也从“战盐碱”转而推广现代农业。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海滨盐碱滩涂将变成富饶的“粮仓”。
《中国科学报》 (2016-08-01 第6版 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