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卓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8 9:26:15
选择字号:
让生物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转化工作纪实

生物源天然化合物发现、评价与转化研讨会成员合影。

追溯到12年前,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李伯刚率领自己的团队,在认真分析国际对植物药的相关规定后,组建了“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报记者 马卓敏

7月21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主办、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办的“生物源天然化合物发现、评价与转化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是建立在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多年来对生物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基础上的。

其实,致力于生物制药的转化与发展,并将保存的生物资源转化为可用的生物资源,使生物资源有效转化为技术和产品,始终是成都生物所追求的目标,其旨在全方位完善和提升我国战略性生物资源的储备与开发能力。

福音留人间

众所周知,生物制造是以生物体机能进行大规模物质加工与物质转化,并以生物催化代替化学催化的一种制造方式。

“地奥心血康”作为成都本土响当当的药物品牌,在全国影响力颇大。但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种给无数患者带来福音的药物产品,正是由以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为依托而建成的成都地奥制药集团生产和研制。

作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患者的“福音”,地奥的药品始终位居国内心血管病领导药品行列。

追溯到12年前,成都生物所研究员李伯刚率领自己的团队,在认真分析国际对植物药的相关规定后,组建了“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通过努力,中心受到一致肯定,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专项以及四川省的大力扶持。通过构建“实验研究—中试放大—工艺评价—标准制定—SOP推广”的计算机控制工程技术开发模式,中心带动和解决了原有中药生产、标准制定过程的系列技术问题,为“地奥心血康”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平台让转化更科学

如今,在地奥集团基础上,成都生物所又在继续积极探索和实施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计划,希望能够系统开展战略生物资源的功能评价,真正能够深入挖掘和利用生物源天然化合物,从而把生物资源转化工作做得更加科学、到位、彻底。

生物源天然化合物发现、评价与转化平台便是成都生物所的战略生物资源转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台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规律,通过整合中科院内部资源,平台目标是吸引众多相关企业和投资机构的积极参与,同时在临床医院的支持下,开发出具有优势功能的天然来源先导化合物和临床前候选药物,以及有利于满足健康需求的特殊功能食品和特殊医学配方食品。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所长赵新全介绍,在生物源天然化合物发现、评价与转化方面,未来成都生物所将针对生物资源发掘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活性物质功能筛选、分离分析方法、不对称合成方法、产品研发等突破。

可喜的是,如今成都生物所已经发现新化合物1000余种、天然产物100余个,发展出药物创制先导化合物8个,创制出众多创新药物和病原检测试剂盒等产品,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建立了微生物资源库、特色植物数据库等平台,为国家战略生物资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支撑。

“未来,成都生物所将以开展生物源天然化合物发现、评价与转化工作为契机,充分利用中科院丰富的战略生物资源和化合物资源和地奥集团、四川省转化医学院的平台,利用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MRCT在战略生物资源领域合作的机会,培养一支精英研发团队,加快推进我国的天然化合物产业化进程。”赵新全同时强调,未来成都生物所愿意为中科院的院属单位服务,在科发局的指导下,牵头将生物源天然化合物发现、评价与转化平台做强、做大。

撬动社会资本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成都地奥集团执行副总裁姬建新认为围绕心脑血管和神经退行性两大疾病领域的天然药物开发临床需求巨大,成都生物所和相关团队在天然产物研究与转化方面优势显著。

据了解,生物源天然化合物发现、评价与转化平台建设将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具备国际化视野,部署项目需具有活性化合物库的前期基础和自主知识产权。“中科院的资金将作为种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通过与顶尖机构、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天然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和在健康产业中的应用。”赵新全说。

长期以来,成都生物研究所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不断为我国战略新兴生物产业的形成与升级提供着科学基础、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

如今,成都地奥集团总裁李伯刚认为,应用性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商品,才有价值,才能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以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努力攻克生物资源的利用和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的世界难题,已使药物的规模化生产成为了可能。”李伯刚认为,这有利于我国丰富的植物和生物资源开发,“未来以地奥为首的众多药物企业,将继续依托中国科学院的技术优势,努力研制造福人类的新药。”

 

《中国科学报》 (2016-08-08 第6版 院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