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与装备团队
科学网8月20日宁波讯(通讯员涂丽艳、祝颖丹、胡楠 记者黄辛)今年的夏天,宁波骄阳似火、酷暑袭人,三十八九度的高温热的人透不过气来,却抵不过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与装备团队“奋战”赶进度的激情。
7月中旬,该团队接到企业汽车轻量化项目的任务,要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100多件碳纤维汽车零部件的成型、加工和检测。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个研发团队克服人手少的困境,协调全体团队人员加入工艺制作组;成员主动放弃周末及高温假的休息,加班加点、奋战在零部件的加工工序中……
在工程中心的现场,桌上是一卷卷排布整齐的制件原材料,十几个模具依次排开,几十几名团队成员各就其位,裁布、清理模具、铺布、密封、配胶、注胶、固化、脱模、切割、打孔、打磨、检测等十多道工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层高9米的工程中心看似清凉,可因为没有安装空调,室内异常的冬冷夏热。高温固化时需要开启烤灯,三十八九度的室温加上八九十度的烤灯,热的人根本不能靠近。可为了保证操作安全,团队成员还穿着长袖的实验服、戴着防尘口罩,豆大的汗珠往下落、衣服湿了干、干了湿,4瓶500ml的纯净水根本不够一个人一天喝的。成员有人出现了中暑的症状也是“轻伤不下火线”,只是在旁边的阴凉处休息下、喝点水,稍有恢复就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人热的实在受不了了,可以喝口水歇一下,机器热的受不了就麻烦了。高温中,外协单位提供的加工模具,几次出现了漏气的故障,严重影响了进度,团队成员一边联系厂家上门维修一边调整工序、后期赶工,将设备维修带来的误工影响降到了最低。
团队能这样拧成一股绳,全力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离不开党员同志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祝颖丹研究员在国外学习,仍心系项目进度,时时电话、邮件保持联系,指导解决出现的问题;现场总负责人陈刚高级工程师出差回到宁波,带着行李就来到了现场,他每天第一个到,检查设备状况、安排当天的进度、随时根据情况现场调度;高级工程师颜春上幼儿园的女儿无人照顾,她就把女儿带在到办公室,留下一些作业和网络课程给女儿就赶到了项目现场,到了吃饭的时间又急冲冲的带着女儿去食堂简单吃些就又回到了现场;工程师涂丽艳不是从事工艺加工的,调过来后不甚了解工序的她跟着老师傅边学边做,虚心求教,两三天后即可独立完成小型零部件的制作;还有入党积极分子张洪生,为避免粉尘飞扬影响其他工序,硬是在室外头顶艳阳进行样件的切割和打磨……休息时间,大家聚在一起“苦中作乐”,制作原料切割下来的细小纤维让皮肤又疼又痒、极易造成过敏,大家涂点药膏说声“习惯了就好”;汗水浸透了衣服,大家笑称在“免费做桑拿”……
温度高,高不过他们的工作热情;天气热,热不过他们全力完成任务的干劲与决心。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与装备团队的成员用自己的行动战胜了酷热。